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遊戲

潛在市場規模或達萬億卻飽受爭議,技術將走向何方?

2024-03-26遊戲

文/二弦

導語

AI還原出的不是死者,而是生者的執念。

2013年,在英劇【黑鏡】第二季題為【馬上回來】的單元劇中,女主角瑪莎的戀人艾什車禍身亡,偏偏這時候瑪莎發現自己已有身孕,悲痛萬分之際,她的世界徹底崩塌。在這時候,瑪莎的朋友為她註冊了一個APP,在這個程式中,以「生前」的互聯網痕跡為藍本,由AI生成的有「艾什」人格的虛擬物件開始與瑪莎談話,雖然瑪莎起初非常抵觸乃至氣憤友人的所作所為,但在愈演愈烈的悲傷中,她還是沈溺進了數位技術營造出的海市蜃樓中。

後來,瑪莎透過付費升級了服務,獲得了一個與艾什外表一模一樣的仿生人「艾什」,「他」或者說「它」,不僅有戀人的外貌,皮膚也更加細膩,甚至同樣有「艾什」的「記憶」,能夠以兩人才懂的「暗語」交流,並且對瑪莎百依百順,可以說是完美的物件。

起初一切都那麽美好,失去的笑容回到了瑪莎的臉上,然而隨著生活繼續,瑪莎意識到這個「艾什」終究不是真的戀人,它會毫不猶豫地執行瑪莎讓他跳崖的命令,在瑪莎讓它滾出房間時,它沒有表現出難過,只是機械地執行,唯有順從的表現,沒有難過、悲傷、憤怒、嫉妒,這些作為人的基本情緒,這讓瑪莎意識到它不過是一具人偶,她的戀人已經離開人世,瑪莎再次被悲傷淹沒,就好像是迎接了戀人的「第二次死亡」。

最終,瑪莎將仿生人「艾什」關進閣樓,只在周末和女兒和它短暫地相處片刻,聊以慰藉。

【黑鏡】這段劇情,出現於十一年前,彼時尚且覺得它離實作還頗為遙遠,時至今日,女主瑪莎經歷的前半部份已經在現實上演,一些「逝者」正在AI浪潮中,迎來他們的「重生」。

01

當逝者被AI「復活」

3月初,音樂人包小柏用AI「復活」女兒包容的新聞引發廣泛關註,在女兒罹患再生障礙性貧血離世之後,包小柏就致力於用AI技術重現女兒的音容笑貌,透過女兒生前的錄音、視訊等數位素材為藍本,AI給了包小柏一個由程式和二進制程式碼組成的「數位女兒」。

它不僅能和父親透過聊天軟體聊天,也能以具體的形象出現在螢幕中,表達對母親的關切,一顰一笑生動宛如真人。

包小柏的事情並非孤例,B站UP主吳伍六也釋出了用AI生成了自己奶奶數位人的視訊,並展示了生成全過程,生成的AI奶奶甚至能夠還原出生前的口音。

也有人透過AI復活了李玟、高以翔、喬任梁等已逝明星。

包小柏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AI讓我的思念更具體,數位世界裏的她是沒有病痛的,因為輸入雲端資料庫的都是開心的記憶,我也可以透過這些來淡忘曾經經歷的痛苦畫面。」,許多正在承受喪親之痛或是因為失去親人始終被遺憾撕扯的網友也對AI技術在模糊生死主觀邊界的套用上表達了肯定。

但也有許多人對AI復活表達了不滿與擔憂,認為AI復活是在褻瀆與消費死者,比如喬任梁父親喬康強,以及江歌母親,還有些網友認為該項技術的發展帶來的「深度偽造」技術會導致詐騙猖獗。

不論爭論幾何,AI復活正在向產業化邁進。許多有關AI復活服務的供應商也相繼登入電商平台與各大視訊平台,據鈦媒體整理資訊顯示,根據「復活」等級的不同,這些服務的價格從數百至上萬元不等。比如讓老照片「動起來」這種基礎版本,某寶上僅需數十元,而要達到能夠溝通交流或者更高層次的「效果」,則需要數萬元。

來源:鈦媒體

在這些服務提供商中,一個比較具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廠商是南京的「超級頭腦」,創始人張澤偉曾經從事遊戲行業,後轉入人工智慧套用開發,其團隊認為AI復現死者屬於「AI+情感療愈」的範疇,具備相當的社會價值,至今已服務過將近600個家庭。張澤偉表示:「這個行業目前還在早期萌芽階段,規模很小,短時間或許也難以推進,但觀察到國內甚至是全球的龐大的市場需求,我認為未來可能是萬億級別的市場。」

一個AI復活服務提供商的價目表(圖源網路)

從技術上來講,AI復活為了「真實」地重現生者,利用了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辨識、深度學習等諸多技術協力,然而無論技術多麽復雜,它都需要建立於逝者生前的「數位痕跡」,即我們在互聯網上留下的文字、照片。

這些「數位痕跡」的詳實程度決定了AI復活成功與否,超級頭腦的張澤偉也曾向媒體說過,他們其實已經收到超過1500條需求線索,但只實作了600多個,失敗的原因大多是因為數據樣本不夠多,「數位痕跡」太少,團隊沒辦法很好地把他們的形象復原出來。

所以究其本質,AI復活依然是技術對現實人物的戲擬,正如OpenAI前全球商業化負責人Zack Kass在2024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上公開表示的那樣:「AI復活親人是一種奇怪的想法,技術或是說機器缺乏靈魂,人與機器需要分清界限,我更希望與真人交流互動而不是機器。人是不可能復活的。」

雖然如此,但無論工具理性的說法如何「符合常理」,依然無法徹底解構人類的感情世界,人類思想是一種復雜感知復合體,價值理性的源流依然是「AI復活」最初的出發點。

02

逝者存在於技術之中

人類從誕生之初就迫切地想要與與他人建構「關系」,互動或者說連線的渴望熊熊燃燒,至死方休,互聯網的交流幾乎打破了一切時空限制,無論何時何地,廉價的交流成本和卓越的交流效果促成了人們依托互聯網與他人、與外界連結互動的普遍習慣。

可以說,區別於前互聯網時代,現代人的日常生活已經被數位化整合。日常生活中你發出去的每一條朋友圈、抖音、乃至我寫下的這篇文章,不僅僅是單純的圖文與視訊,作為數位痕跡的它們深處暗藏了所有者當下的情感與想法,更有時間的烙印,互聯網賦予了它們跨越時空的內容,開啟塵封已久的QQ空間而感到尷尬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這些數位痕跡在所有者去世後,就會變成數位遺產。

數位遺產深刻地影響了網路時代的互動機制與悼念文化,其讓個體的溝通能力在時空上得到了延伸,為雙向互動交流創造了可能。曾經有一個母親接替去世兒子的模型制作工作的事件在互聯網上傳播得十分廣泛。

在這個故事中,母親正是發現了兒子手機上很多詢問發貨情況的訊息,才進入了兒子生前她可能所知不多的世界。

母親在這裏就是承接了兒子數位遺產的「繼承人」,區別於常規的物質遺產,數位遺產或許並不具備多麽大的經濟價值,但正如我上文提到的,人類有連結的渴望,並想讓它永久持續,其是雙向的,當一方停止後,剩下一方仍舊會希望連線繼續,在互聯網未出現時,悼念活動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主體的這個欲望。

圖片來源:法新社

而如今,數位遺產能夠滿足的是人類種跨越生死的「連線」的渴望。"互動性"構成了個人數位遺產的核心特質,它與那些僅供繼承人單向接觸且無法進行回應的傳統有形遺產截然不同。此外,它也不同於側重於記錄和保存的個人數位檔案,後者更多地強調資訊的靜態儲存。數位遺產強調的是連線與互動的動態過程,其獨特的目的和價值在於作為一種"可互動遺產"的獨立存在,它不僅僅是一種傳遞,更是一種持續的、雙向的溝通橋梁。

簡單來說,我們可以把數位遺產比作彈幕,彈幕網站上曾發送視訊彈幕的人下線後,後續觀看該視訊的人仍然能夠看到彈幕「即時」出現,這些彈幕就是數位遺產,包含著發出者人格的碎片,雖然跨越時空,仍然有互動的共鳴,比如生者瀏覽逝者從前釋出的抖音,新媒介帶來的影像資訊會給生者一種「逝者尚在」的恍惚錯覺。

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人的生物學層面的生命已經畫上句點,他們在網路上的「數位自我」依舊活躍。這種線上的持續性意味著,即便在生物意義上的消逝之後,個體的數位化身影依舊在網路世界中留下持久的銘印,仿佛他們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活」。

正如德國媒體理論家弗雷德裏希·基特勒在其著作【留聲機、電影、打字機】中陳述到:「如果說墓碑是樹立在文化開端的象征,那麽我們的媒體技術就能夠召喚回所有的神靈。有關朝生暮死的古老書寫哀嘆——人們總是用這種短暫性去衡量書寫與感官享受之間的距離——突然地陷入了沈默。在媒體景觀之中,不朽再次流傳於世。」

AI復活正是這些數位遺產的進一步延伸,它成立的條件正是數位遺產本身帶有的所有者的人格特質,釋出在網路上的只言片語或許不能完全反映出釋出者的性格與觀念,但當樣本達到一定程度,配合AI的深度學習能力,它就能一定程度上還原出逝者本來的人格,但情感、意識終究無法復制,AI所戲擬而出的,只是「風格類似」的回答。

圖源網路

盡管如此,數位遺產領域仍面臨一個根本性挑戰——數據所有權的明確界定。數位遺產的虛擬本質意味著其存在價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網路服務平台,使用者對其的使用權和控制權通常是有限且受約束的,實際上是帳號等「操作」上的繼承。當AI復活進一步發展,正如前幾年AI繪畫爭議一樣,被AI大模型深度學習、遍歷而生成的自然人人格模型所屬權為何?

再者,在【黑鏡】描述的那場科技塑造的虛實對決中,女主瑪莎的醒悟看似是人類感性與生的真實取得了勝利,然而這一切可以說都建立於「技術的不成熟」。我不知道是否是編劇有意為之,還是他實在想不明白如何讓女主角色脫離科技帶來的桎梏只好這樣設計,但如果說仿生「艾什」能夠更加完美地還原逝者「艾什」的感情,模仿地更像人,那麽瑪莎還會認清現實嗎?

我不能肯定。如果不能,那麽,這對於死者艾什來講,是否不公平,如果自己活著的價值能夠被技術所替代,自己所愛的人也能夠心安理得地接受,甚至在心中下一個「better」的定義,那生者的意義為何?而生者沈淪在技術構築出的「生」的虛像中,是否又是對死者的一種褻瀆?

恩斯特·貝克在【拒斥死亡】中提到:「死亡是人類永恒而普遍的恐懼,對死亡的焦慮是無法擺脫的,對永生的誘惑同樣難以抵禦。」

對於世界絕大多數文化來講,死亡都是一個禁忌或是隱藏於書頁深處的話題。但死作為主體的終結應當是一個句點,任何形式的追思對已經死亡的主體而言不具備意義,它們不由死者發起,所指向的物件是活著的人,是生者的「自我滿足」。

對我來說,自然也包括AI所復活而出的人格肖像。

結語

雖然掀起了一定的討論熱度,但總體而言,「AI」復活依然處在非常初期的階段,國內數位人底層技術基礎設施服務商數位栩生的CTO翁冬冬認為,AI復活是多種AI技術的融合體,很難說其本身存在底層技術上的護城河。將其看作是數位人領域的一種套用創新更為準確。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主攻AI數位人領域的數位栩生並沒有將AI復活作為一個業務板塊進行拓展,但翁冬冬依然表示,「AI復活」這個概念本身是有需求的。「其實跟海外業務比的話,中國的業務豐富程度是特別高的。因為人多。所以這麽多人,哪怕比例很小的人需要這個東西,那也是巨大的市場。」翁冬冬說。

實際而言,對於已經在某些垂類領域深耕的大型團隊來講,AI復活或許不具備成為一個新業務線的價值,但其對於數據遍歷和大模型的要求又非常高,許多小型團隊並不具備將其商業化落地的技術水平,目前來講或許適合一些具備人工智慧技術積累的中型團隊嘗試。

而從人文角度出發,有一些從事心理學相關崗位的專業人士就AI復活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們認為AI復活所帶來的虛幻實感會讓生者難以走出親人死亡的現實,同時,AI復活提供方技術的良莠不齊給」復活效果「帶來的不確定性有可能會對生者造成情感上的二次傷害。

於我個人而言,我曾經在深夜搭乘靈車前往成都市東郊殯儀館,身旁放著因車禍意外離世的親人的棺柩,也曾在停放爺爺遺體的冰櫃前一沓一沓地燒紙,兩個場景被大悲咒音樂和成都清晨彌漫水汽的潮濕空氣一同串聯在記憶中。然而我從未有過想要」復活「他們,因為我自知,在往後的人生中始終踐行他們教導與我的話語,便是我最好的追悼,而心中時而泛起的些許遺憾,正是名為人生的陳釀。

加繆曾說:「被現代性裹挾的人們,常為不能完全地占有這個世界而受盡折磨,對他們而言,所有的現實都是不完整的。他們的行為被他們以其他行動的方式來加以忘掉,又以其他料想不到的名義和偽裝去評價它們。」

追逐死者的幻影是我無法理解的事情,若是曾與逝者度過了值得回憶的每一天,那麽這份回憶便能支撐著你邁向明天。

那是從前夢的一天

我們彼此相遇相見

無法擺脫夢的誘惑

可夢,把我們欺騙

——竇唯【噢!乖】

聯系作者請點選

推薦閱讀

  • 每一個 「在看」 ,都是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