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養生

【以案說醫】劉英傑:健脾溫中止血治療嘔血便血案

2024-07-05養生

劉英傑 (1940.1-2020.6),廣東省名中醫,惠州市名中醫,惠州市中醫醫院原院長、主任中醫師,致力醫院管理和中醫臨床工作,曾任惠州市第五屆人大代表、第六、七屆政協常委,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惠州分會會長。 擅長運用經方、驗方治療男性病、心病、脾胃病等內科疾病及疑難雜癥。

醫案是中醫臨床實踐的記錄,體現了診療過程中理、法、方、藥的具體運用,是醫家診治疾病思維過程的表現。歷代名家醫案是中醫藥寶庫中的瑰寶。我們推出【以案說醫】欄目,以期傳承精華,啟迪我輩,共同進步。

【基本資料】

張某,女,時年29歲,於1984年12月18日進院。

【發病過程】

患者自謂四天來,共黑便五次,大便性質溏,每次約一飯碗,嘔暗紅色胃內容一碗,於某衛生所服西藥未效,今日因又嘔血一次而入院。

首診證候

癥見: 患者嘔血,便血,面色蒼白,眩暈,怠倦,心慌,心悸,胃脘隱痛。無發熱、咳嗽、齒衄、鼻衄等癥。

查體: BP: 90/60mmHg,P:100次/分。 舌質淡,脈細略數。

輔助檢查: 血紅蛋白:70g/L,紅血球計數:2.45×10^12/L,大便潛血:(++++), 出血量共約700-800ml。

既往史: 既往有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病史。

辨證論治

西醫診斷: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中醫診斷: 嘔血、便血(脾不統血證)。

治法: 健脾溫中止血。

處方: 1、 予當歸15g,白朮10g,北芪15g,茯苓15g,甘草5g,白芍15g,白芨15g,黨參15g,姜炭2g。

共2劑,每日1劑,水煎冷服。

2、另雲南白藥0.5g,每日三次;烏貝丸二粒,每日三次;輸血一次300ml,每日均有補液。

隨診過程

患者服藥後大便顏色從黑轉黃,大便潛血:±,嘔血次數減少,心率下降,繼續調治十一天, 血壓恢復正常, 輔助檢查指標恢復正常,病愈 出院。

【按語】

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於口鼻諸竅,或下泄前後二陰,或滲出於肌膚,所形成的一類出血性疾患,統稱為血證。在古代醫籍中,亦稱為血病或失血 。可因感受外邪、情誌過極、飲食不潔、勞倦過度、久病或熱病所致。

血證的病機特點可以歸納為火熱熏灼、迫血妄行,氣虛不攝、血溢脈外兩大類。其病理性質有虛有實。在火熱之中,又有實火及虛火之分,外感風熱燥火、濕熱內蘊、肝郁化火等均屬實火,而陰虛火旺之火則屬虛火。氣虛之中,又有僅見氣虛,與氣損及陽,陽氣亦虛之別。在疾病發展變化的過程中,又常發生實證向虛證的轉化。如開始為火盛氣逆,破血妄行,但反復出血之後,則會導致陰血虧損,虛火內生;或因出血過多,血去氣傷,以致氣虛陽衰,不能攝血。因此,在有的情況下,陰虛火旺及氣虛不攝,既能引起出血的病理因素,又是出血所導致的結果。

本案患者以反復解溏爛黑便及嘔暗紅色胃內容為主癥,診斷為嘔血和便血。面色蒼白,眩暈,怠倦,心慌,心悸,胃脘隱痛,無發熱,無咳嗽,無齒衄,鼻衄等癥,舌質淡,脈細略數,辨證為脾不統血證。病因為中氣虧虛,統血無權,血液外溢所致。中醫十大名方的歸脾湯,出自【濟生方】(又稱【嚴氏濟生方】),主治心脾氣血兩虛證和脾不統血證,有止血之功。當歸補血,北芪益氣健脾,黨參、白朮助北芪益氣健脾,茯苓健脾寧心;白芍與甘草配伍,有緩急止痛之功;白芨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姜炭有溫中止血止瀉之功。加之烏貝丸由海螵蛸、浙貝母組成,具有制酸止痛、收斂止血的功效,同時予雲南白藥止血,輸血糾正貧血等治療,治療半月余患者病愈出院。

劉老提倡中醫藥治療 「血證」 ,本案中劉老采用純中藥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給下級醫生用中藥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提供了範例,樹立了榜樣。

(本案編者:李慶蘭,吳艾莎)

鄭重申明: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治療方案僅適用於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療方案。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來源: 惠州市中醫醫院 ,劉英傑名醫傳承工作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