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北京史上最熱的夏天,發生在乾隆八年,那場「熱災」造成的影響很大

2024-06-26歷史

點選上方藍色字 『文史道』 >右上角…>設為星標 >第一時間閱讀精彩美文

文/文史道

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

中國歷史上迎來了有數據記載的最熱的一天,記錄數據顯示,北京城氣溫高達44.4℃。

莊稼大面積幹旱致死,很多民眾因此中暑。身為一國之君的年輕的乾隆帝,一度以為這種反常的天氣與其有關。

為此,年輕的乾隆皇帝下了詔書昭告天下,以祈求上天垂憐。

其聖旨中寫道:

「諭:京師自五月杪以來,天氣亢旱,且溽暑炎蒸,甚於往歲,明細上天垂象以示儆。朕夙夜憂惕,莫釋於懷,皆因朕躬之闕失,或用人行政之失宜。」

北京最熱的一天

據史料記載,乾隆八年的高溫,覆蓋面很廣,包括北京、天津、山西、山東、武漢等地。光記載這起高溫事件的史料,就有48處。

那一年從陰歷五月開始,華北地區就出現了罕見的酷熱。

據【浮山縣誌】記載: 「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

浮山縣,位於今天山西臨汾,由此可見那一年山西的夏天也異常炎熱。不過從中暑人數上看,北京更加嚴重。

當時有山西臨汾人在北京做生意的,也有因此中暑的,可見北京那年天氣之熱非比尋常。

還有,河北【高邑縣誌】中也記載:

「(乾隆八年)五月廿八至六月初六日薰熱難當,墻壁重陰亦炎如火灼,日中鉛錫銷化,人多渴死。」

當時就連躲到陰涼處,依舊炎如火灼;中午分時,連鉛錫都會被熱化;還有很多人因為缺少水源生活難耐。

當時還有身居北京的法國天主教傳教士「哥比」,在寫給法國巴黎的朋友的信中,也曾描述了當年北京城的炎熱景象:

「北京的老人稱,從未見過像 1743年7月這樣的高溫了」。

「7月13日以來炎熱已難於忍受,而且許多景況引起了普遍的擔憂。這些人往往突然不幸,爾後在路上、街道或室內被發現,許多基督徒為之禱告」

「當時曾有官方數據統計顯示,7月14日到25日北京近郊和城內已有11400人難以應對炎熱。」

也正因為當時傳教士「哥比」帶的有西方研發的溫度計,並做了相關的溫度觀測和記錄。

後來,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古氣候專家張德二根據其記錄推算,從7月20日開始到25日,北京的最高氣溫連續6天超過40℃。

其中7月25日的氣溫更是高達44.4℃!

這個數位,已經超過北京在20世紀的極端氣溫記錄——42.6℃(1942)和42.3℃(1999)。

無怪乎,清朝大型編年體史書【續東華錄】裏記載,六月丙辰(7月25日)這天, 「京師威暑」。

導致「熱災」的原因

要說起乾隆八年那 場「熱災」,其實並不是突如其來的,透過總結乾隆八年的種種情況,還是能找到一些大自然的「預警」。

要知道,乾隆在位的整個時期,旱災就尤其的多。

尤其是乾隆五十年,出現了歷史上所記載的最嚴重的 一次「特大旱災」,那場旱災甚至比乾隆八年的「熱災」還要嚴重。

旱災,常被看做一種自然災害,是人力所不能幹預的。尤其是在古代,更是難以解決。

但是究其根本,除了諸多無法直接幹預的客觀因素之外,人為因素也有著不可估量的因素。

在乾隆朝的歷史記載中不難發現,乾隆時期之所以出現如此多的旱災和熱災,有兩方面的原因:

1、不重視水利

水利建設不僅決定著淹水時期的水源問題,更是莊稼生長的根本,然而在修築水利設施這一方面,乾隆處理的其實並不完善。

有史料證明,乾隆48年,國庫預計撥下53萬兩白銀,用以修築山東境內的運河。一方面撥款53萬兩白銀並不多,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利問題。

另一方面,最後實際花費了110萬兩,偏差如此之大,肯定是有不少銀子落入了一些人的口袋之中了。

2、水土流失導致

乾隆年間,中國的人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為了解決龐大的人口帶來的最基本吃飯問題,人們不得不紛紛開墾荒地。

尤其是那些原本屬於森林、草原或其他自然生態的土地,被大規模的墾荒,或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這樣一來,遇到淹水的時候,沒有植被固定,土壤流失,造成了水土流失現象。不僅土地肥力下降,還加劇了幹旱的程度。

遇到幹旱的時候,因水土流失使得土壤變得貧瘠,無法有效吸收和儲存雨水,從而加劇了水分的蒸發和流失。

還有一點,乾隆八年的熱災之所以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其中一方面原因是沒有處理好水利問題,使得關鍵時刻水源很少。

另一方面,就是有官員私自屯水,控制了水源。

那時候由於天氣炎熱,一時間水比油貴,一些商人便派人將水囤了起來。這也是很多人被中暑離開的原因之一。

值得慶幸的是,當年年輕的乾隆帝面對如此災難,還是做出了應有的應對之策:

他一方面派人在城門口發些去暑的草藥和湯劑,一方面打壓囤積糧食和水源的奸商,最終將可能的災難縮小到了最小。

熱災之後,為了防止引發旱災,乾隆又讓朝廷拿出了救濟糧,幫百姓渡過難關。

除此之外,他還參加了祈雨儀式,不管是否管用,都給百姓帶去了希望。僅憑這些,乾隆也不失為一代明君。

讀者們,關於「 乾隆八年的北京熱災 」,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

參考文獻:

葛全勝:【中國歷朝氣候變遷】,(日)田家康:【氣候文明史】,馬德:【氣候顛覆歷史】,鄭大瑋:【寒潮與熱浪】)

往期熱文推薦

點 擊 以 下 藍 字 標 題 即 可 跳 轉 閱 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