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三國時期魏蜀吳都是自立為帝,為何僅有東吳稱帝遭後世笑話和非議?

2024-04-21歷史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足鼎立,各自獨立建國,分別以曹魏、蜀漢、東吳之名載入史冊。其中,魏國由曹丕篡漢自立,蜀漢劉備以漢室宗親身份續漢正統,兩者雖稱帝方式各異,但其建國行為均被後世廣泛接受。然而,相較於魏蜀兩國,東吳孫權的稱帝之舉,在歷史上卻常常遭到後人的調侃乃至嘲笑。這是什麽原因呢?

孫權於赤壁之戰後,實際已掌握江東大片疆域,擁有穩固的統治基礎,但直至公元229年才正式稱帝,這一時間點遠晚於曹丕(220年)與劉備(221年)的登基。這種延宕不僅讓後人對其稱帝決心產生懷疑,更引發了對其是否具備足夠的政治自信與戰略眼光的討論。有人認為,孫權遲遲不稱帝,反映出其對自身合法性的猶豫與對時局判斷的遲疑,這與曹丕果斷篡漢、劉備借漢室遺緒迅速自立形成了鮮明對比。

孫權稱帝之時,正值蜀漢遭受夷陵之戰重創,曹魏內部矛盾漸顯,看似有利的外部環境似乎不足以解釋其突然的舉動。一些歷史評論家推測,孫權稱帝可能是出於對個人權力欲望的滿足,而非基於對國家利益的深思熟慮。這種動機上的揣測,使得孫權的帝位在後人心中顯得不夠莊重,甚至有「趁火打劫」之嫌。

孫權在曹操去世後,曾與劉備結成聯盟,共同對抗曹丕,但在關羽失荊州、劉備伐吳之後,聯盟關系破裂。孫權稱帝時,蜀漢正處於低谷,這種時機的選擇易被解讀為對盟友困境的利用,而非出於對漢室復興事業的忠誠。這種背離道義的行為,自然引發後人對其道德品質的質疑。

孫權稱帝後,未能及時修復與蜀漢的關系,反而加劇了雙方的對立,導致東吳在三國格局中的地位愈發孤立。曹魏雖與東吳長期保持和平,但始終視其為外藩,未予承認其帝號。這種外交上的被動局面,使得孫權的帝位在國際法意義上缺乏廣泛認可,成為後世笑柄的源頭之一。

相較於曹魏的法治嚴明與蜀漢的人才濟濟,東吳的內政在孫權晚年出現諸多問題。如任用親信導致吏治腐敗,家族勢力膨脹引發朝政動蕩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削弱了孫權作為帝王的權威,也讓後人對東吳的國力與治理能力產生懷疑,從而連帶對孫權稱帝的正當性產生質疑。

曹魏繼承漢朝衣缽,大力推行儒學,蜀漢則以興復漢室為旗幟,文化上均與中原漢文化緊密相連。而東吳地處江東,雖在一定程度上融入漢文化,但地域特色明顯,且孫氏家族在江東立足之初,與當地世家大族的融合並不徹底,導致其在文化認同上存在一定的疏離感。這種文化差異使得東吳在後世文人士大夫眼中,難以與正統的漢文化相提並論,孫權稱帝因此被視為地方割據勢力的自封,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帝王登基。

東吳孫權稱帝之所以被後人笑話,主要源於其稱帝時機選擇、政治動機、外交策略、內政治理以及文化認同等方面的爭議,加之歷史評價與文學渲染的雙重影響,使得孫權的帝業在歷史長河中蒙上了陰影,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後的談資。然而,歷史評價並非絕對客觀,應結合當時復雜的歷史背景與個體行動的局限性進行全面審視。盡管孫權稱帝飽受非議,但他對東吳的長期穩定與江南地區的開發亦有不可忽視的貢獻,其歷史地位應綜合評判,而非片面定論。

作者:國學那點事。每日一讀,貴在堅持,你若喜歡,歡迎支持。

國學那點事

長按辨識二維碼 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