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有一個很大的誤區:把加班當成了努力的代名詞。
前幾天看到一個職場人的經歷,讓我觸動不小:真正的能力,從來都不是靠時間來衡量的。
入職2年以來,我 從不加班,每天六點準時收拾東西走人。
上周領導卻把我叫去談話, 說公司最近業務壓力大, 我這種「朝九晚六」掐點上下班的工作態度, 明顯不太適合公司文化。
後來更直白地甩了一句話:
「我們需要有奮鬥精神的員工, 你這樣每天早走,怕是不行。」
結果第二天公司進行季度考核, HR調取了一個月的監控錄像, 想看看各部門的工作狀態。
這一看不要緊, 領導當場就楞住了:
整個辦公室,只有我是全天都在專註工作。
沒有刷過手機,沒有閑聊, 甚至連午休時間都在處理檔。
更讓人意外的是, 我的工作完成量居然是, 同事的將近三倍。
領導二話不說, 當場就改口要提拔我做計畫經理。
看到這裏,我想起了自己曾經的一個老領導說過的話:
「考核員工,不要看他待在公司的時間有多長,要看他在這段時間裏創造了多少價值。」
這讓我對職場考核有了更深的思考:
第一、時間長不等於效率高
很多公司的員工,喜歡用加班來證明自己的努力。可實際上,加班可能恰恰說明你的工作效率出了問題。
我就見過一個同事,每天都是最後一個走,可是他的工作品質卻一直不盡人意。後來發現,他白天經常在看視訊、刷微博,導致工作效率特別低。
第二、表面功夫騙不了人
有些領導確實很看重"面子工程",喜歡員工加班。但真正有眼光的管理者,一定是看重實際產出的。
有個跨國公司的CEO說過:"我不在乎你是怎麽完成工作的,我只在乎結果。"
第三、真正的能力是高效工作
工作效率才是職場的核心競爭力。學會合理規劃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才是職場進階的關鍵。
有個管理顧問跟我分享過一個案例:
某科技公司推行了「彈性工作制」,允許員工自主安排工作時間。結果發現,那些經常準時下班的員工,反而完成了更多的工作任務。
這是因為聰明人都知道:
時間管理的本質,
不是投入更多時間,
而是讓有限的時間產生更大的價值。
第四、選對平台很重要
不同的企業文化,對員工的要求也不同。有的公司看重加班,有的公司看重效率,選擇一個與自己工作理念相符的平台很重要。
我有個朋友就是因為受不了前公司的加班文化,跳槽到了一家外企。到了新公司,他工作時間更自由,也因為出色的工作效率,很快就獲得了晉升。
所以,給在職場打拼的朋友們一個建議:
與其把時間耗在無意義的加班上,不如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真正的職場高手,沒必要靠加班來證明自己,而是用結果說話。
工作的本質,不是看起來很忙,而是把事情做好。
今天的內容分享完畢,我是小天,喜歡就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