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職場

技術大佬月薪55000,空窗半年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老婆建議他嘗試投月薪3w的,他直接回懟:我不會投的,因為那些崗位低薪還卷

2025-01-10職場

都快半年了,他還是不願意降薪找工作...」我朋友小林無奈地跟我吐槽她老公的情況。

作為一名工作12年的技術leader,她老公王工上一份工作月薪55000,負責帶領20人的研發團隊。去年因為公司業務調整被裁員,拿到了25萬的補償金。

本以為憑他的資歷和能力,很快就能找到新工作。沒想到,半年過去了,簡歷石沈大海。

「你知道最讓我無法理解的是什麽嗎?」小林說,「他看到月薪3萬的崗位,連投都不願意投!」

王工的理由很「硬核」:「那些崗位不但薪資低,競爭還特別激烈。35歲以下的人都在卷,我去了不是自找苦吃嗎?」

這讓我想起上個月另一個類似的案例。

李總監,45歲,之前在某知名互聯網公司做技術總監,年薪80萬。被裁後也是堅持不降薪找工作,結果找了8個月都沒著落。

但他的轉折在於,第9個月他突然轉變了思維方式。

「與其固守原來的薪資標準,不如先找個機會重新進入職場。」他接受了一份月薪35000的技術經理崗位。

沒想到入職僅3個月,因為他的經驗和能力,很快就被提拔為技術總監,薪資也恢復到了之前的水平。

回看這兩個案例,我們不難發現一個關鍵問題:

在當前的就業環境下,很多經驗豐富的技術人面臨著一個兩難的選擇: 是堅持自己的薪資標準持續等待,還是先降薪求穩再圖發展?

一位在BAT工作的HR朋友給出了她的建議:

第一,不要把"降薪"等同於"降級"。 很多時候,薪資的下調是暫時的,但平台和機會的價值是長遠的。

- 大廠的P7降薪去創業公司當技術負責人,反而更容易積累全鏈路經驗。

- 有時候降薪反而能獲得更核心的業務機會,而不是被困在邊緣計畫。

- 從大公司降薪去小公司,決策鏈條更短,做事更有話語權。

第二,越是資深的職場人,越要關註崗位的發展空間,而不是過分糾結於起始薪資。

- 看公司的業務增長曲線,高速增長的公司往往1-2年就能回到原薪。

- 關註行業賽道,新興行業雖然起薪低,但上升空間更大。

- 註意團隊氛圍,好的團隊更有利於你快速證明自己的價值。

第三,在找工作的過程中,要學會權衡取舍。 與其在家白等6個月,不如先找個「墊腳石」,邊工作邊尋找更好的機會。

- 在職找工作比失業找工作更有優勢,HR會認為你更穩定

- 持續工作能保持技術敏感度,避免與行業脫節

- 新工作也能擴充套件人脈圈,獲得更多機會

這三點建議的落地,在李總監的案例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證。他接受降薪後,正是抓住了新公司的業務擴張機會,才實作了快速晉升。

我問小林:「那王工現在怎麽樣了?」

她嘆了口氣:「補償金快花完了,他終於開始考慮投一些薪資稍低的職位...但錯過了旺季,現在招聘形勢更不好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一句話:職場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當我們面臨「降薪還是失業」的選擇時,也許應該換個角度思考:

薪資只是工作的一個維度,而不是全部。重要的是保持在職場的競爭力,保持技術的敏銳度,保持與行業的連線。

畢竟,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沖刺。

你覺得王工的選擇對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我是小天,點贊+在看,職場真相及時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