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台回復 品牌 免費送你 【135本品牌行銷必讀書】
作者 | Hiu 來源 | 互聯網品牌官
吃完舌頭變黑!
楠火鍋翻車了?
俗話說得好:沒有什麽事情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吧!
我們國人對火鍋真是愛得深沈,即便是酷暑難耐的六月,也按捺不住人們吃火鍋的熱情。
可謂「火鍋虐我千百遍,我待火鍋依舊如初戀」啊~
這不,最近又有消費者被火鍋給「虐」了。
事情是這樣的,浙江杭州一網友在社交平台釋出視訊稱,自己和母親在楠火鍋就餐後舌頭變黑了。
▶ 圖源:抖音
由此引發了眾網友的質疑,認為可能是存在亞硝酸鹽中毒的情況。
在第一時間,楠火鍋餐廳負責人便解釋稱可能是因為鐵鍋的原因,時間久了就產生這個問題。
事件經消費者披露,隨著輿論的發酵,引起了楠火鍋官方的高度重視。
▶ 圖源:微博
據重慶楠火鍋的情況說明,楠火鍋已安排工作人員與該名顧客取得聯系,並陪同顧客前往專業機構進行深入體驗,所有費用由公司承擔,並公布體檢情況。
在今日 (6月19日) 淩晨,楠火鍋在官方微博公布了對此事的調查結果,稱經浙江國正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檢測,消費者反映的涉事門店同批次產品符合國家標準,不存在亞硝酸鹽超標的問題。
同時,楠火鍋方面指出,「客人舌頭發黑是涉事門店鐵鍋養護不當的問題所致」,與此前的回應如出一轍。
表示品牌已經啟動全國門店的養鍋監管工作,確保不再出現因鐵鍋養護不到位給顧客帶來不良體驗的問題。
▶
圖源:微博@重慶楠火鍋
據專家分析表示,一般而言,因化學反套用新的鐵鍋炒菜會令菜品變黑,所以新買的鐵鍋必須經過烤油處理之後才可以正常使用。
值得註意的是,吃楠火鍋後舌頭發黑並不是第一次出現,此前也有多位消費者反映了這種情況。
此外,在重慶南火鍋官博下,有不少網友吐槽,「吃完就拉肚子」、「難吃還貴」;
另有網友反映稱,楠火鍋的鍋底煮久會變苦,「涮了菜全是苦味」。
每次被爆出食品安全問題後,餐飲品牌都不得不面臨一場口碑「大地震」,即便做好了「災後重建」工作,也難以修復裂痕隱現的信任感。
比如這次就有網友揶揄楠火鍋「把鍋甩給鍋」、「鐵鍋背黑鍋」、「鍋我自己背,一言楠盡」……
網紅火鍋
真是吃不起了
一邊是大排長龍,一邊是瘋狂背刺消費者。
熱鬧的火鍋賽道,籠罩著美麗的泡沫,如今正被會過日子的消費者逐寸戳破了。
雖說年輕人總把「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掛在嘴邊,但當這頓火鍋動輒人均百元+甚至高至200元,即使再愛也得忍痛割愛,主動減少踏足火鍋店的頻次。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3年火鍋相關餐飲企業累計登出吊銷超3萬家。
火鍋玩家們從市場大環境中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這股寒氣。
另外,火鍋品牌們在自家的財報中也能很具象地感受到,消費者不願意再為口腹之欲多花錢。
數據顯示,海底撈在去年的人均消費水平達到了近年來新低,跌破百元線來到了99.1元,而在2022年這個數位還是104.9元;與太二酸菜魚同屬九毛九集團的慫火鍋,其人均消費則從2022年的128元降至2023年的113元;呷哺呷哺旗下的中高端品牌湊湊,成績也不盡如人意,去年人均消費降低了8.6元至142.3元。
難道說,價效比的春風終究還是吹拂到了火鍋賽道?
這些火鍋餐企們不僅被動降價,還選擇迎合消費者搞起了主動降價。
上個月,呷哺呷哺便對外宣布套餐價格全面下調,單人套餐價格最高下調8元至58元,雙人套餐均價從145元降至145元,整體價格降幅在10%左右。
▶ 圖源:呷哺呷哺
而幾日前,慫火鍋的價格也做出了調整,推出了一份單價較低的餐品,鍋底增加了8元的選項,部份菜品的降幅在0.9元至14元之間,鍋底降幅在2-4元之間,但菜品的份量也有相應的調整。
比如,慫火鍋的頭牌鮮切牛肉,規格從140克調整到130克;原售價18元的白桃香水檸檬茶,現價格為12.8元,開心加料奶茶原價18元,現價為13.8元,但兩者的容量也相應從450毫升減少到280毫升。
▶
圖源:慫火鍋
好家夥,這附有前置條件的降價,它也配叫降價嗎?
果然,消費者走過最長的路是商家的「套路」。
不過,現在的消費者越發精明了,早已識破了商家們慣用的「移花接木」伎倆。
明面上是降價,實則背地裏兜兜轉轉還是從消費者身上奪回了一切。
更為離譜的是那些平白無故坐地起價的商家,不光漲價,還縮減菜量,同時服務水平也沒提高。
高價火鍋下行
平價小火鍋崛起
早在1998年,第一家吧台式小火鍋呷哺呷哺開進了北京,憑借著一人一鍋的模式以及高價效比,呷哺呷哺俘獲了一批年輕人,以三四十元的客單價成為了他們心中的平價食堂。
消費者的寵愛讓呷哺呷哺在2014年迎來自己 的巔峰時刻,坐上「連鎖火鍋第一股」的寶座,風光一時無兩。
▶ 圖源:呷哺呷哺
然而,伴隨著消費升級的浪潮,呷哺呷哺在2020年前後的一場「自我革命」 (將小火鍋升級為「輕正餐」) 中迷失了自我,也背刺了自己的忠實消費者。
曾經是「平價火鍋」中的典型代表,但隨著人均客單價的一路走高,於2023年達到了63.9元,呷哺呷哺在遺失了品牌初心的同時,也遺失了一批跟它一起成長過來的消費者。
在虎狼環伺的市場環境中,呷哺呷哺親手將消費者送到競對面前。
近兩年,湧現了一批門店裝修風格簡潔、食材新鮮豐富的平價小火鍋店,它們避開了租金高昂的黃金地帶,從源頭處有效降低了成本,讓消費者花上三四十元便能「吃到扶墻」。
聞風而動的還有一眾火鍋品牌和速食品牌們。
去年9月,布局中低端火鍋市場的海底撈,正式推出了人均不到80元的子品牌「嗨撈火鍋」;而另一位火鍋「貴族」巴奴,則早在2021年就推出了人均35元左右的「桃娘下飯小火鍋」;速食大佬南城香在部份門店推出了37.8元/套的「100%原切肉小火鍋」,收獲了消費者滿滿好感度……
▶ 圖源:小紅書
對比一個鍋底就得六七十的火鍋店來說,50元內就能吃到飽的小火鍋店,價效比不要太高了。
再者說,大部份消費者對於火鍋口味差別的感知其實都不會太大,尤其是在行業競爭加劇導致味道越來越同質化的今天。
所以,當味道的差異化逐漸被抹平了,在服務與環境上面雖說各有千秋,但最終影響消費決策的還是得回歸底層的價效比與質價比。
沒有價格優勢可言的火鍋品牌,要是再不守好食材品質和服務品質這條防線,那麽被消費者拋棄也是早晚的事情。
遭遇了「天價馬鈴薯」事件半年後,又被爆出「掛羊頭賣鴨肉」的巴奴火鍋,與此同時,其人均消費穩定在150元左右。
▶ 圖源:微博
咱就是說,巴奴火鍋們還是先把腳下的路給踩踏實了,以免在走高端的路上摔了一個底朝天。
入口食品的安全與品質是最不容造假的,那是一家餐飲品牌站穩腳跟的根基。
可近些年來,不斷有不良商家在挑戰市場的容忍度和法律法規,一次次重新整理消費者對「食材亂象」底線的想象。
先是混進梅菜扣肉的糟頭肉,後是近日令人「作嘔」的暗黑鴨腸,在骯臟的溝渠之中不知道還隱匿著多少觸目驚心的畫面。
到頭來,終究是付錢買單的自己扛下了一切。
但我 想說,要是察覺到食品有異樣,就當一回「勇士」在第一時間指出來吧,畢竟那是握在我們手裏的受到法律保護的消費者權益。
*編排 | 三木 稽核 | 三木
本文先發於互聯網品牌官(ID: szwanba )
掃碼加入高品質交流群
紅包、福利、幹貨,精彩不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