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不久前,一款名為Suno.AI的新版工具上線了,公司稱這是一款能夠制造「廣播級」歌曲的人工智慧產品,它像大多數「AI」一樣,根據輸入的指令,即可在數秒內制作出一段兩分鐘的音樂。隨後,在中文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一系列諸如:「菜譜歌曲」「某藥品說明書」「金屬版讓我們蕩起雙槳」「說唱版大悲咒」等光怪陸離的音樂。
文| 黑麥
AI音樂簡史
其實,使用人工智慧創造音樂的方式並非Suno首創。早在1957年時,作曲家勒賈倫·希勒 (Lejaren Hiller)和數學家雷納德·艾薩克森 (Leonard Isaacson)便開始了對電腦編程,並生成了一部名為「Illiac」的四重奏組曲,這首長達20分鐘的弦樂由多個樂章組成,充滿起伏,但從聽感上講,這個作品不屬於任何流派,有些「生硬」。3年後,前蘇聯資訊科技專家魯道夫·紮裏波夫(Rudolf Zaripov)發表了世界上第一篇用電腦演算法創作音樂的論文。
1965年,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帶著他的發明登上了一檔名為【我有一個秘密】的節目,在節目中,他展示了一款能夠辨識音樂模式的儀器,這款儀器可以根據樂器發出的「音符指令」重新合成新的作品。 若幹年後,這個發明家成為了谷歌工程師,並且參與研發了Alpha狗(Alpha Go)和即時語言轉譯軟體。
80年代時,作曲家大衛·柯普(David Cope)開始設想一種能幫助自己解決創作障礙的工具,這種工具需要將他腦海中的雜亂靈感重新編輯整理,從而創作出一首完整的樂曲。 他經過了六年的實驗,寫出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電腦作曲程式「人工智慧音樂作曲系統」(EMI,Experiments in Musical Intelligence)。 史丹佛大學在1997年舉辦了一場講座,一位教授演奏了幾首鋼琴曲,並讓觀眾將曲子與作者連線,意外的是,觀眾把真人作品猜成了人工智慧作品,而把「EMI」的作品貼上了巴哈的標簽。數年後,柯普寫出了「Emily Howell」程式,並行表了 From Darkness, Light 與 Breathless 兩張專輯。之後,該程式也開始陸續接到來自客戶的音樂訂單。
2002年時,法國作曲家兼科學家法蘭索瓦·帕切特(François Pachet)領導的巴黎索尼電腦科學實驗室的音樂研究團隊,設計出了「Continuator」程式,在轉戰Spotify之後,他繼續堅持演算法合成音樂的研發「Flow Machines」。 Iamus是位於西班牙馬拉加大學的一個電腦處理系統,該系統堅持古典音樂創作,並在2012年寫出第一部完整作品【你好,世界】(Hello World)隨後,這一作品由倫敦交響樂團錄制,也成為了第一部致敬圖靈的人工智慧音樂。
【愛樂之城】劇照
Suno
Suno AI最初是由一群音樂家和人工智慧專家,在2023年以Discord為平台,作為愛好者開發的,這些工作人員曾效力於Meta、ByteDance和 Kensho等科技公司。 Suno的面世,讓音樂小白可以透過選擇音樂型別,添加歌詞,控制音樂速度等方面,限定歌曲創作,並且在送出需求後得到兩個版本的音樂。 無論多麽荒誕、拗口的歌詞,無論何種曲風,Suno似乎都能流暢的制作出來,這不僅吸引了更多的人來嘗試創作,就連一些音樂從業者在聽過AI的輸出後也被震驚到。
不過,就在Suno AI釋出數日後,一封來自Katy Perry、Billie Eilish、Norah Jones、Nicki Minaj等不同音樂流派的知名音樂人聯署簽名,致開發者,呼籲不要用人工智慧取代人類藝術家。 他們在信中寫道:我們呼籲所有 AI 開發者、科技公司、平台和數位音樂服務承諾,不會開發或部署會削弱或取代人類詞曲作者和藝術家藝術性的 AI 音樂生成技術、內容或工具,也不會剝奪我們應得的報酬。
他們還強調,不希望這項技術取代人類藝術家所擁有的原始才華和技能;不希望看到利用 AI 技術掠奪職業藝術家聲音和肖像,侵犯創作者權利,破壞音樂生態的掠奪性行為。截至發稿時,科技公司尚未對這封信件做出回應,但不難看出,在AI幾乎被未來無條件接受的趨勢下,藝人們的聯名發聲,也在透露出一種無力感。
【再次出發之紐約遇見你】劇照
或許藝人的憤怒與恐慌與此前的事件有關。2023年,一位ID為「ghostwriter977」的使用者透過選擇Drake和The Weeknd的聲音,深度偽造了一首名為【Heart on My Sleeve】的歌曲,隨後這位使用者在TikTok上迅速走紅,並向格萊美送出作品,參與年度最佳說唱歌曲和年度歌曲的評選。之後,環球音樂的投訴下,歌曲因為侵權從蘋果音樂、Spotify等串流媒體平台下架, 盡管如此,格萊美獎的主辦國家錄音藝術科學學院(NARAS) 執行長小哈維·梅森(Harvey Mason, Jr.)仍舊堅持認為,這首歌有資格參選,盡管歌曲是由AI生成的,但它是由人類創作的。 由此,音樂行業引發了一場關於AI的爭論。
Suno公司一直沒有透露用於訓練人工智慧的數據來源,但公司聲稱為了免受剽竊,以及版權問題,這些數據已經受到保護。有多位AI行業的工作人員透露,目前AI采用了「sdxl」(Stable Diffusion XL),這是一種基於擴散模型的生成式深度學習的演算法。 ai公司采集了大量的音樂數據,整理了音樂型別的風格資訊,隨後他們會像大衛·柯普(David Cope)在40年前的做法,將作品「碾碎」,因為足夠多的「音樂小節」即不會觸碰版權問題,也能被AI分析出某個藝術家的特定展現方式。
「叨叨馮」是畢業於哈特音樂學院的一位音樂博主,在轉行讀音樂之前,他學的專業是電子工程,「所以我個人不會對人工智慧有什麽偏見」。在這段時間裏,「叨叨馮」用suno ai嘗試了古典、流行、爵士、雷鬼等多種音樂風格創作後,做了兩期視訊節目,並得出結論——給AI打出了較低的分數。他認為, suno ai在短時間內完全無法威脅到專業的創作者,但AI毫無疑問會成為一種趨勢,或是一種創作手法。
在多數AI從業者看來,目前的AI水平所顯露出的或許只是技術的「冰山一角」,suno ai作為一款娛樂工具,尚未表露出制作大量成熟音樂產品的能力。
「當然,隨著這種音樂的增多,也可能拉低受眾的審美,讓音樂淪為背景聲音。但我也相信,如果AI會成為專業音樂人的輔助工具,就會為音樂產業創造更多元的聲音」 ,叨叨馮說,「目前的suno.ai和大多數手機、pad上的音樂軟體一樣,像一台傻瓜相機,只需按下快門,就能完成創作,不懂音樂的人,在人工智慧和入門音樂軟體的幫助下可以嘗試著接觸音樂的創作,是件好事。」
關於AI音樂人的爭論,似乎不會很快得到答案,或者說,這場論戰才剛剛開始。毫無疑問的是,人工智慧或許不會像數年前的「Alpha狗」(AlphaGo)在戰勝人類後立即退休。或許在音樂的世界中沒有輸贏與高下之分,或許AI已經註定要成為創意行業的重要組成部份。在創作前,我們不妨重溫一下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對於含義的研究。 像所有的藝術創作一樣,音樂也是不能脫離意圖和動機去創作的,聆聽純粹由機器生成的音樂,有時會讓人感到「無聊」「失望」或是「恐惶」。
我們可以設想這樣一個情景,未來的某天你失戀了,躺在床上要求智慧裝置給你播放一首歌,隨後播放器自動生成了一首名為「預制菜的加熱法」的歌,你覺得這不符合你的心情,於是你又點了一首悲傷的歌曲,很快,播放器把音樂切換成了「舞曲版的大悲咒」,你有些氣憤地關掉了智慧裝置,想去找一些常規的音樂來聽,可惜那些歌曲的名字,甚至那些音樂家的名字,你一個都想不起來了。
(鳴謝Rodger、小吉、K5158等數位AI工作者對本文的協助)
「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樹樹 / 稽核:然寧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
「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