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哪座隱秘小城,讓你夢回故鄉?

2024-06-25情感

卡爾維諾的小說【看不見的城市】,忽必烈希望走遍天下的馬可·波羅告訴他一些關於城市的元素與規則,以此在自己的頭腦中搭建起一座「樣板之城」。但是馬可·波羅說,城市中包含了眾多不確定、不合常理和不講邏輯的構成,想象、偶然和機緣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很難從中找到共同規律,他只能講述一座座城市具體的面貌。

1995年,在【看不見的城市】出版二十多年後,設計出央視「大褲衩」的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提出了 「廣普城市」(Generic City)的概念。所謂「廣普城市」,和【看不見的城市】中忽必烈追求的「樣板之城」接近,它意味著去中心、去歷史,只求實用的包羅永珍的城市模態。庫哈斯認為,從1980年代開始,「廣普城市」在亞洲、歐洲、 澳洲和非洲各地般拔地而起,它可以不斷擴充套件,可以推倒重來,因此它日新月異又單調無味。

1980年,中國的城鎮人口只有2億;三十年後,有整整5億人離開家鄉、遷入城市。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城市面積擴大了四倍有余,水泥瀝青覆蓋的區域與瑞典領土面積相當。中國用三十余年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一百多年的路途,高速的發展和高度的現代化,塑造了眾多千篇一律的「廣普城市」。高度同質化的城市景觀背後,不僅是對本土性和獨特性不由分說的抹平擦除,更是對地方敘事與個體夢想的選擇性遺忘。

陸慶屹【羅甸的春天】,2022年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中國城鎮化率突破65%,這意味著中國的城鎮化行程已經進入下半場。參照其他國家的經驗和歷程,城鎮化行程下半場的開啟,意味著向大城市的單向流動大幅減速。這也同時意味著,小城的故事將在未來有更多機會得到講述和傾聽。

2022年,三聯人文城市聯合策展人崔燦燦,共同開啟了城市共創計畫「小城之春」。 在第一季中,14位元共創人分別進入作為他人和自己故鄉的小城,呈現對小城的全新理解和敘述。由此衍生的短片和三場落地展覽不僅呈現出參差多型的城市圖景,更從情感和個體經歷溯源,帶領我們重新觀看小城。

聯合國開發署在【2021/2022 年人類發展報告】將我們當下的時代定性為「不確定的年代」。在過去的兩年裏,無論是淄博的燒烤、天水的麻辣燙還是哈爾濱的冰天雪地,都 用帶 有辨識度、煙火氣和生活感的具體瞬間,抵抗我們習以為常 的千城一面的景觀、效率驚人的建設和尺幅巨大的事物。 這些流量時代裏轉瞬即逝的沸點,也讓人們感受到了大時代的奔騰裏小城帶來的心靈撫慰。

2024年春天,「小城之春」第二季開啟。我們邀請到15位(組)共創人——班宇、陳彧凡、陳彧君、程新皓、段建偉、耿軍、顧桃、胡尹萍、羅宇傑、苗文轉譯局、佘海晴、孫曉楓、伍偉、袁野、張尕慫、朱嵐清。身為導演、作家、藝術家、音樂人,他們不僅以文字、繪畫、音樂、影像勾勒著小城有別於「廣普城市」的獨特面孔,更以植物為標尺、鐵路為尺度,丈量著身體與空間、個體與地方的比例。在他們的實踐和創作中,勞動成為兩代人情感連線的紐帶,語言成為大山與世界彼此共振的頻率,小城和世界共享著同一套時間,也在時代和歷史的夾縫中,展露出各自的困境。

從東北的鶴崗到廣東汕頭澄海,從河南中牟到雲南滇越鐵路,這些小城的故事有具體的出發點與開端,但指向的並非一時一地的過往、經歷或回憶,而是在大時代與大變革的背景下,具有代表性的地域興衰、群體命運和關系流變。

6月29日,作為首屆三聯人文風土季的前序活動,「小城之春」第二季展覽將於河南中牟理想社群共享中心·社群美術館開幕,敬請關註「三聯生活周刊」視訊號預約直播,以及本文文末招募資訊,線上線下參與活動。與展覽同期,我們將於三聯新媒體平台呈現13集系列短片。

在這個充斥著千城一面的不確定時代,當我們再度望向小城,我們想要追尋的不僅是未盡的夢想、悵然若失的鄉愁,更是充滿差異性和根源感的個體價值: 究竟是什麽塑造了我們?在極速變化的流量時代,我們想要堅持和守護的又是什麽?

文|王菲宇

故鄉是永恒的主題

也是呼吸的所在

作家莫言曾經說,遍翻文學史和上下五千年,在英雄豪傑和文人騷客的詩篇裏,「故鄉」始終是一個主題。英雄豪傑的故鄉情融鑄成歷史,文人墨客的故鄉情吟誦成詩篇,對於所有華夏子孫而言,「故鄉」是「一個憂傷而甜蜜的情結,一個命定的歸宿,一個渴望中的、或現實中的最後的表演舞台」。

故鄉鶴崗是電影導演耿軍所有故事發生的舞台。因為遠低於大城市的消費水平胡五位數就能買下一套房,這個北方的小城一度是熱搜的常客。但耿軍拍下的卻是這座小城熱搜之外的面孔:煤礦產業見證過輝煌,也經歷了沈寂,曾經的塌陷區的小路上,承載著一群人的回憶。

在耿軍的電影和現實的世界裏,鶴崗的生活節奏都比大城市慢很多拍,身處這樣的節奏裏,人也顯得舒展一些。在鶴崗,耿軍有一群合作超過二十余年的演員,他們生長於此、生活於此,都有著典型的寒帶面孔,也都有著寒冷地區特有的幽默感。 耿軍說,人在寒冷的時候要找暖和的地方, 他的電影記錄下生活的局部,也定格了小城裏一個個的情感座標。

電影【東北虎】的最後,章宇飾演的主人公有一段獨白。媽媽背著他去診所打針,走兩分鐘要歇一歇,他試著自己走,沒走幾步就倒在雪地裏,媽媽試圖拉他起來,但已經沒有力氣了。這段獨白源自耿軍自己的經歷。那條通往小診所的路是耿軍和夥伴通往市區的必經之路,也是他拍攝【青年】【詩與病的旅程】的取景地。小路附近是塌陷區,2015年就都拆平了。耿軍也是後知後覺發現,在拍電影的過程中,自己也見證了這個城市突飛猛進的改造過程。「這裏新陳代謝的速度太快了,也讓我的很多拍攝變成了‘搶救式拍攝’。」

耿軍,紀錄片【詩與病的旅程】,2010年

在小說作者班宇的故鄉沈陽,勞動公園裏身著奇裝異服跳舞的老年人,一度成為短視訊和直播平台競相捕捉的熱點。在網路獵奇的目光之外,公園始終承載著沈陽人的公共生活,也記錄著這座城市的變遷。

在上世紀90年代,勞動公園裏的遊玩計畫隨著時代和流行不斷變化。時興滑旱冰的時候,公園裏就建了旱冰場,旱冰輪的巨大聲響每天在公園的上空盤旋。公園裏的一塊區域曾經被開辟成露天遊泳池,這個細節被班宇寫到了自己的小說裏。

公園是北方的四季最早顯露出來的地方。每個公園有那麽相對集中固定的一群人,非常默契地組成了一個樂隊。這也被班宇寫到了小說裏:「壓著嗓子唱蘇聯歌曲,三句一停,氣力不足,但歌兒還是好,冰雪覆蓋著窩瓦河,冰河上跑著三套車。我坐在台階上,點了棵煙,想象著走在結冰的渾河上,濃雲蔽日,老馬只剩一把骨頭,鬢毛覆雪,確有幾分憂愁。」 班宇說,這 座城市的底色裏曾經有冷、硬、不易融化的特質,像河流裏春天開化但底層仍然頑固的冰,但當水位上升,太陽照射著漫渙開來的水,才發現這裏跟別的地方早已沒有太大區別。

勞動公園裏發生的故事被班宇寫進了小說

來源:視覺中國

對很多人來說,知曉西北根源音樂人張尕慫,是因為2020年時的視訊。他當時困在甘肅白銀靖遠縣的家裏,閑來彈琴抒發騷情,幾首歌在社交媒體上反饋不錯。今年他買了驢回來,買驢的故事也被拍成了視訊。他的媽媽對他買驢表示不解,張尕慫就把這個對話也寫進了歌裏:「買個驢娃子臘月二十八,媽媽說沒個正形每天想這個啥,多少年不務地,家裏又沒草沒料,你買個驢幹啥?」

張尕慫說,所有的西北鄉村的人,家裏都養過驢。張尕慫說,小時候聽到驢叫,就感到一種安全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驢是某種故鄉的意象。隨著時代的前進和機械化的普及,和很多同時代的民俗和傳統一樣,驢也被大家忘記了。把驢買回來,村子裏的人都在議論;將驢寫進歌裏,驢也成為了明星。 他覺得,自己創造了一個靈感,也在快速前進的時代裏追回了某種故鄉。

對於張尕慫來說,驢是某種故鄉的意象

視訊靜幀

紀錄片導演顧桃顧出生在呼倫貝爾,大興安嶺的林區。成年後,他離開大興安嶺,先後去了哈爾濱和呼和浩特學畫畫。都說25歲到35歲是人生最寶貴的年齡,但很長時間以來,顧桃都覺得自己在虛度青春。他搞過裝潢設計、做過壁畫、拍了很多自己都不喜歡的照片,總是感覺迷茫、仿徨。「北漂」的時候,顧桃住在一個地下室裏,晚上聽著各種管道裏的水聲,他安慰自己,那是森林裏的潺潺流水聲。

32歲那年的大年初二,顧桃開車去了呼倫貝爾市根河市最北部的名叫「敖魯古雅」的馴鹿部落——在鄂溫克語裏,意思是「楊樹茂盛的地方」。離開故鄉久了,再回到家鄉,喝到這裏的水,看到森林裏樹的影子、奔跑的野鹿、天空中的雲彩和飛鳥,顧桃突然就覺得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呼吸。「人一有呼吸,就順暢了。」

35歲那年,顧桃從北京回到大興安嶺。從35歲到53歲,顧桃進行了跟蹤式的紀錄片拍攝,完成了「鄂溫克三部曲」——【敖魯古雅·敖魯古雅】【雨果的假期】和【犴達罕】。這些創作始終聚焦關註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在當下社會的生存狀況和精神狀況。近二十年的跨度裏,顧桃的拍攝方式在變化,時代也在變化。小孩長大了,大人變老了,老人走了。最初顧桃拍攝的那幾戶獵民最終都下山了,紀錄片裏手足無措的雨果成了新的馴鹿人。 2022年的夏天,顧桃收到了瑪利亞·索去世的訊息,大興安嶺的山林徹底成為了回不去的故土。

顧桃,紀錄片【柳霞的太陽】,2023年

提到「故鄉」,藝術家段建偉覺得,很難言明到底是哪一個具體的城市。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在河南許昌和鄭州度過。這段生活經歷,讓段建偉的畫作中始終彌漫著強烈的中原氣息。

從1980年代開始進行繪畫創作的時候,段建偉始畫的就是農民。在他的畫中,背景基本為一塊純色,人物的腳下踩著鄉間的土路,遠方似乎是夯土的斷墻,又似乎是蜿蜒的山巒。平淡的、世俗生活中的日常景色和幾乎無法辨認的表情,成為段建偉描繪的主體。

不斷有人問段建偉,為什麽畫農民?在【回望鄉土】裏,他用一個畫面解釋了這一不斷重復的提問:「迎面一個農民伸出右手接過我遞過去的一根煙。生命的本質幾乎就寫在這張臉上。他笑著,我迅速被他感染著。這種生命的活力我在別處見過,在一棵樹身上,一個濕漉漉的土坡上,一兩聲鳴叫中,一個動作中,一句省略了的話語中,鮮活自然,直接而有力。」畫了四十多年農民,段建偉現在回頭看,城市化的行程改變了鄉村的樣貌,改變了每一個人,尤其是農民。他們的精神面貌、他們看待世界的眼光…… 段建偉覺得,這些歸隱在時光裏的變化用語言和文字也許無法準確捕捉,而繪畫恰恰可以填補這一空缺。

段建偉,布面油畫【籃子】,2023年

在藝術家袁野看來,當代人始終處在頻繁的遷徙與移動中,雖然沒有對家鄉的執著眷戀,但每一片所生活過的土地都可能成為故土,也會有突如其來的鄉愁時刻。柳絮飄起的時候她會想起小時候的南京,看見月季和喜鵲就覺得是現在生活的北京。城市不僅是分離的實體,也是人類以外動植物的重要活動場所。模糊不清、雜亂蔓生的消極空間和城市邊界,亦蘊含著自然形構更動態城市的可能。

人們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也養育了一方植物。來到河南中牟,路邊的西瓜、大片的麥田、茂盛的槐樹,這些植物成為留在袁野記憶裏濃墨重彩的印象。【中牟植物見聞】裏既有槐木、月季、二球懸鈴木這樣的觀賞植物,也有小麥、西瓜、石榴這些具有中原特色的的經濟作物。它們有的早已成為歷史的見證與證明、家國情感的象征,有的則隱喻著人類命運,並且與人類仍然保持著動態互動關系。以植物為載體, 袁野透過資料搜集和閱讀、以多媒介的形式,呈現出植物與地方的深度關聯,也照亮了人與植物、人與自然相互塑造的過往、當下和未來。

袁野,攝影【中牟植物見聞】,2024年

家不僅是溫暖的庇護所

也是情感 文化 的交

2014年春節剛過,藝術家伍偉開著一輛車,載著全部家當,從老家河南鄭州前往北京 。那一年,他33歲,做了人生中第一個個展。從藝術中心之外一頭紮進藝術圈,伍偉參展、做作品,最多的時候一年參加了二十多個展覽。他用麻繩、皮毛和紙,實驗出千變萬化的材料,將這些原始的、粗獷的、彰顯著生命力的形態,融入城市生活場景。

此次回到河南中牟參與【小城之春2】展覽,回到自己的故鄉,伍偉的這些兼具懷舊與實驗的作品模擬了一個虛擬的家庭場景。五鬥櫥、床頭櫃、冰箱……這些作似乎是每一個家庭裏都使用過的物件,但在新的材料和語境裏,與生活和記憶保持了審慎的距離。 這些熟悉又陌生的物件,不僅呼應著藝術家本人的成長、從中原到首都的遷徙和逐夢,也對映著每一個普通家庭與個體在過去三十年的回憶和蛻變。

伍偉,裝置【夾縫】,2021年

正如文學研究者凱瑞斯汀·奧貝爾(Kristin Aubel)在她名為「家園政治」的理論中的闡述, 「家」的概念雖然通常與溫暖、安全和個人庇護所聯系在一起,但本質上卻與更廣泛的社會動態交織在一起。 家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空間,也絕不是中立的、私人的。「它是內部與外部、私人與公共,以及建築形式、情感紐帶和文化想象在家園政治中交匯的地方。」

在福建莆田長大,藝術家陳彧君、陳彧凡兄弟記憶裏的「家」,首先是一棟老宅子的模樣。那是一間有七、八個天井的老宅,裏面居住著二十多戶人家,到了夏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把自己的飯菜擺到院子裏面。陳彧君說,福建文化很看重「根」和「厝」。「我們有一種理解,人無論是身前身後都要有住的地方,所以 ‘厝’像是一種根源性的所在,是家庭的匯聚點。

成為藝術家後,「家」的概念成為陳彧君和陳彧凡創作的起點。在他們的創作裏,有故鄉的桂圓樹枝,也有童年老屋的記憶。身處福建閩中南地區,「下南洋」的歷史帶來了關於異鄉的想象,也讓「家」的概念在更大的時空維度上得到了延伸和講述,更與華人的聚合和離散、個體與族群的身份認同緊密相連。 「大家會一直覺得陳彧君陳彧凡是兩個背著家鄉行走的藝術家,我覺得這是因為從我們內心上,我們出發需要一個根據地,而家園,就是我們最初的根據地。」

陳彧凡,裝置【厝】

陳彧君,繪畫【錯屋】

藝術家朱嵐清是在長大後前往北京讀書,才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家鄉的關系。從福建東山島到北京,相隔2200公裏,來自不同地方的人,也都會問一句,你來自哪裏?

東山島是一座位於福建漳州市南端的島嶼。在朱嵐清兒時的記憶裏,生活在東山島,人們不喜歡記路名,常常以「榕樹下」、「公園旁」、「大市場」這樣的方式指代。長大以後,榕樹不在了,公園被拆了,大市場也日益雕敝。 朱嵐清說,現代化的城市發展常讓離家的人患上失憶癥,而她決定用影像來「對抗」這些讓人措手不及的變化。

從陸地出發,經過「八尺門」,再回到東山島,當她用相機去記錄這一切的時候,不像是一個本地人,反而是用一種外來者的視角再重新發現自己的家鄉,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她註意到百億新城。在童年的相簿裏,這個海邊的度假村有著意氣風發的樣貌,而如今,和無數個爛尾的地產一樣,百億新城如同傷疤一樣留在那裏,提示著這個海濱小城壯誌未酬的未竟夢想。

朱嵐清,攝影【百億新城】

如果說東山島的百億新城指向擁抱一切夢想和可能的1990年代,那麽汕頭的公元底片廠指向的則是白手起家、雄心勃發的1950年代。1949年,公元底片廠創始人林希之在簡陋的實驗室研制出中國第一張原始氯素紙。1953年,汕頭公元攝影化學廠成立。它的身上凝聚著無數個「第一」:中國第一家感光材料生產廠,生產出中國第一張照相紙、第一卷黑白底片、第一張印刷制版片。在世紀之交,汕頭公元底片廠結束了歷史舞台。2023年,藝術家、策展人孫曉楓在位於汕頭的半日美術館落地了公元底片廠的保護調研成果展覽。

作為在汕頭澄海出生長大的藝術家,孫曉楓從1990年代就將自己的藝術創作目光對準潮汕地區的玩具制造業。這裏有「玩具之都」之稱,改革開放後,幾乎家家戶戶開始制造玩具。玩具生產是記件結算、算分算厘,在孫曉楓看來,這鑄就了今天潮汕人現實又務實的性格。傳統潮汕是宗族關系盤根錯節的江湖社會,而作為最早下南洋、闖蕩到世界各地的他們,骨子裏又有著海盜般的向海性。 因而在公元底片廠的過往和故事裏,不僅凝聚著時代的號角,也匯聚著潮汕人一往無前的冒險精神,更承續了潮汕這片土地千百年信奉的誌於道、遊於藝的人生家園理想。

公元底片廠生產車間現場(約1980年代)

供圖:公元底片廠

在與世界的對話裏

重新找回小城的 時間

1980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被設定為四大經濟特區,四年之後,14個沿海開放城市確立。無論是莆田、東山島還是汕頭澄海,這些沿海小城曾經站在與世界接軌的最前線。它們今日的面貌裏,不僅有快速現代化留下的相似痕跡,更有各自土壤生發出的不同銘印。

藝術家佘海晴的家鄉在廣東順德。在1980年代,這裏誕生了全國首家「三來一補」企業,也用錘子和鑿子敲打出中國第一台雙開門電冰箱。空調、熱水器、微波爐、電飯煲、電風扇……人們使用的家電都是從這座小城裏走出。生長在這個以制造業起家的小城,對勞動和價值的觀察和思考融匯入佘海晴的藝術創作中。在作品【鉆石玫瑰】中,數百朵水鉆覆蓋的人造玫瑰安插在不同的環境當中。 人工制造的「玫瑰」象征制造業的發展,而閃亮的「鉆石」代表著價值的符號。 在物資無限發達的時代,我們如何重新關註到總是默默無聞的勞動,又如何為這些勞動和付出計算出合理的價值?

佘海晴,裝置【鉆石玫瑰】

「胡小芳」是藝術家胡尹萍虛構的身份,一次回老家的經歷,讓她看到長期住在四川小鎮的母親在不斷編織手工毛線帽子用以打發時間,並且等待外部公司來廉價收購。「媽媽織了一大麻袋的帽子,我開始覺得這個事情不對,她的時間被廉價地收割掉了。」

回到北京後,胡尹萍委托同學假扮來自法國公司的中國CEO「小芳」,去收購母親的帽子。為了讓母親在這項手工勞作中不那麽費力,胡尹萍選擇了「綠色」這一被公認是保護眼睛的顏色,作為給母親訂單中帽子的顏色。僅在2016年一年中,母親就交出了100多頂編織的綠色帽子。

這些手織的帽子在北京的藝術空間被展覽。小鎮上和母親一樣用編織打發時間的普通阿姨也加入進來。2018年,胡尹萍把阿姨們的帽子帶到巴黎做了一個展覽,也讓綠帽子抵達愛爾蘭,參加了當地的活動。

看到自己做的東西到達了國外,無論是自己的媽媽還是小鎮裏的其他阿姨們都信心倍增。在胡尹萍眼中,原本走在時代隊尾的媽媽,也因為這份工作學會了上網、微信、網上銀行等現代溝通方式。寄快遞時,媽媽不再寫爸爸的名字,而是會信心滿滿地填上自己的。「小芳」雖然沒有在物質上給予阿姨們很大的幫助,但卻給她們提供了一個精神上的支點, 她們雖然依然身處四川小鎮,精神卻得以到達更遙遠、豐富的世界。

胡尹萍,織物【「聯合國」】

「小城」與「世界」並不構成邏輯上嚴絲合縫的二元對立,卻常常被視作一對語意概念上的兩極。 這種遙遠與並峙一方面彰顯了時代發展節奏的不均與延遲,另一方面則提示我們,即便在如今這個時空感被科技發展無限削弱的年代,因地理和資訊的閉塞造就的差異依舊牢固。

四年前,當建築師羅宇傑第一次來到山西陵川縣浙水村的時候,看到的是一片破敗的情形。浙水村在明清時是車馬驛站,遺留的古建築記載了曾經的輝煌。隨著城市化的席卷,年輕人紛紛去往城市。當時太行一號旅遊公路還未貫通,大山裏的浙水村像是不為人知的明珠。村子裏唯一的學校,當時只剩下3名學生。在羅宇傑看來,人是建築的養料,老的建築沒有人住,建築也因此荒廢。

作為建築師,羅宇傑也一直在思考,建築可以給人帶來什麽改變?可以給一個村子帶來什麽?他覺得,人文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而決定在浙水村裏建一座書屋。參考了當地的建築傳統,他建築結構固定在原本的巖石壁上,另一面用木頭做成了書架。靠內側可以放書,靠外側可供孩子席坐閱讀。書屋正對著學校, 羅宇傑覺得,建一座書屋也就是建造了一間容納人文的公共空間。 在其中玩耍閱讀的孩子可能無法立刻理解書屋對於鄉村的意義,但人文的啟蒙最終會影響到孩子,也影響到村子裏的其他人。

羅宇傑在浙水村裏建了一座書屋

攝影:袁瀟雪

與建築的衰敗、生活方式的消亡相對,語言的衰落發生在時代浪潮席卷小城的時刻,也在小城通往世界的路途裏形成掣肘。興趣小組苗文轉譯局的成立,正是因為捕捉到苗語地區語言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罅隙。「互聯網」、「麻辣燙」、「快遞」、「高鐵站」……這些現代生活裏的概念,該如何被傳遞給苗語母語者?語言不通的表象下,是小地方難以融入高速發展的現代生活的大困境, 苗文轉譯局所嘗試的,不僅是跨越語言的邊界,更是跨越發展的時差、填平認知的溝壑。

苗文轉譯局試圖在苗族文化和現代生活間架起橋梁

供圖:苗文轉譯局

2019年,藝術家程新皓從昆明開始,沿著1910年修建的滇越鐵路徒步走向中越邊界。這條鐵路是雲南省最早的現代道路,它連線了雲南腹地的省城昆明和越南的港口城市海防。因為這條鐵路的修建,曾經雲南和外界之間曠日持久、危機重重的馬幫旅行,突然變成了在車廂之內的、三日能夠抵達終點的鐵道之旅。

「前現代的雲南人是如何感知時間的?是太陽有沒有升起,還是雞有沒有叫?」在程新皓看來,火車帶來了新的時間,甚至帶來了一種新的身體感知,帶來一種新的可能在這個土地上存在的方式。曾經的那些黎明和拂曉被一聲又一聲的鬧鐘替代。 在幾十年的時間裏,因為鐵路、公路和其他的媒介,曾經大山腹地的雲南人,也逐漸進入這種生活方式,與世界共享同一套時間。

在沿著滇越鐵路行進的途中,每隔一公裏,藝術家都撿拾一塊砟石放進背囊,並相應地拍攝一段視訊。就這樣,449公裏的路程最終轉化為449塊石頭的重量。這些沈甸甸的石頭使得公裏、海拔、溫度這些抽象的度量和計數重新變為具體的、可感知的身體感受。沿著鐵路不斷負重前行的身體,指向的不僅是對前現代感知方式的回溯,更是一個飛速發展時代下對小城命運與未來的追問: 與奔騰的時代同頻共振的過程裏,是否一定要切斷與過往的關聯?與世界對話的同時,要怎樣保留自己的語言?

程新皓,書籍【來自鐵路的二十四封信件】,2023年

「小城之春」 第二季展覽

展期: 2024.6.29-2024.10.8

地點: 中牟·理想社群共享中心·社群美術館

策展人: 崔燦燦

聯合發起人: 崔燦燦 賈冬婷

出品方: 三聯人文城市

主辦方: 三聯人文城市/三聯生活傳媒有限公司

中牟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

顧桃·紀錄片放映會

時間: 2024.6.29, 14:00-15:30

地點: 中牟·理想社群共享中心·聚匯禮堂

放映影片: 【雨果的假期】【柳霞的太陽】

「小城之春」展覽開幕沙龍

小城是我們未盡的夢想

時間: 2024.6.29, 15:30-18:30

地點: 中牟·理想社群共享中心·聚匯禮堂

嘉賓(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陳鴻宇|第一季共創人代表

崔燦燦|展覽策展人

段建偉|共創人代表

顧 桃|共創人代表

胡尹萍|共創人代表

袁 野|共創人代表

主持:

賈冬婷|「小城之春」聯合發起人

以上兩場活動招募

招募人數: 100人

報名方式: 前往"城市家City+"微信公眾號後台留言,發送【您的姓名+電話+參與活動原因】,最終報名成功與否,請以簡訊/電話通知為準

策展人&

聯合發起人

崔燦燦

策展人,寫作者。作為當今藝術領域最有代表性的策展人,主要展覽和活動從2012年開始有上百場,涵蓋藝術、建築、設計和電影等。

賈冬婷

三聯人文城市&三聯中讀執行總編輯。2005年加入三聯生活周刊,專註建築&城市報道,2020年起,策劃三聯人文城市獎及人文城市季。

聯合發起人

共創人

班宇

@ 遼寧沈陽

小說作家

陳彧凡

@ 福建莆田

藝術家

陳彧君

@ 福建莆田

藝術家

程新皓

@ 雲南滇越鐵路沿線

藝術家

段建偉

@ 河南許昌

藝術家

耿軍

@ 黑龍江鶴崗

導演

顧桃

@ 內蒙古希拉穆仁

導演

胡尹萍

@ 四川瀘州

藝術家

羅宇傑

@ 山西浙水

建築師

苗文轉譯局

@ 苗語地區

興趣小組

佘海晴

@ 廣東佛山

藝術家

孫曉楓

@ 廣東汕頭

藝術家

伍偉

@ 河南鄭州

藝術家

袁野

@ 河南中牟

藝術家

張尕慫

@ 甘肅靖遠

西北根源音樂人

朱嵐清

@ 福建東山島

藝術家

「小城之春」計畫團隊

聯合發起人: 崔燦燦、賈冬婷

策展人: 崔燦燦

展覽統籌: 宋洋、袁瀟雪

展覽執行: 俞冰如、吳小霜、吳佩珊

視訊出品: 賈冬婷

視訊監制: 王菲宇

視訊統籌: 袁瀟雪、俞冰如、吳小霜、

雷妮、張秋雨、蔣瑞華

活動統籌: 潘鴻

內容傳播: 王菲宇、俞冰如、

蔣瑞華、吳佩珊

視覺設計: anotherdesign

三聯人文風土季

活動一覽

6月

「小城之春」第二季展覽

展期: 2024.6.29-2024.10.8

地點: 中牟·理想社群共享中心·社群美術館

「我們生活在這裏」攝影計畫分享沙龍

時間: 2024.6.30,16:00-18:00

地點: 中牟·理想社群共享中心一層

分享嘉賓: 張景翔

7月

「吃了冇?」 大孟社群Mapping工作坊

時間: 2024.7.20-7.30

地點: 中牟縣大孟社群

發起人: 何誌森

討論嘉賓: 項飆、段誌鵬、Pol Fite Matamoros

9月

三聯人文風土跨界論壇

人文風土實踐沙龍

「吃了冇?」工作坊沙龍

嘉賓:何誌森

有趣城市工作坊

共創音樂計畫:古樂新聲

嘉賓:回聲當代樂團

共創舞蹈劇場:沿著河走

嘉賓:二高表演

三聯人文城市聯絡方式:

官方公眾號:@城市家City+

官方視訊號:@城市家City+

官方小紅書:@三聯人文城市

官方網站:

官方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