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創新

壓榨員工背後,Manner創始人身家72億

2024-06-27創新

:不能既要,又要,還要。

因為被催單,最近明星連鎖咖啡店Manner被爆出三起咖啡師向顧客潑咖啡粉、扇顧客耳光與顧客互毆的沖突事件,一時之間成為眾矢之的。

為了平息風波,Manner 6月21日晚間釋出道歉聲明,表示已經第一時間向顧客道歉並安撫了咖啡師,同時會積極整改和調整。

關於Manner的爭議,似乎並沒有因為道歉而終止。人們關註的焦點已經從事件本身的對錯,轉移到了背後深層次的原因—— 咖啡師的工作強度

在界面新聞的采訪中,Manner咖啡師透露日營業額5000元以下的門店,公司只會派出一個人打理。除了制作咖啡,他們還要包攬理貨、清洗等全部工作。

按照單價15元、營業額4500元、15小時拉滿計算,Manner咖啡師每日需要制作300杯咖啡。即使不停歇,他們每三分鐘就需要制作一杯咖啡。

與其他連鎖咖啡不同的是,Manner仍然采用 半自動咖 啡機制 作咖啡。 要想三分鐘做出一杯咖啡並不容易,很多咖啡師抱怨有時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如此高強度的運轉讓不少人抱怨,公司簡直把他們當成了牛馬。

Manner咖啡師的薪資也並非很高。據南方都市報報道,Manner上海浦東一家門店全職咖啡師月薪含五險一金在內一共6500元,每月透過考核,並且沒有遲到、舍棄雙休,才能加薪至8000元。

與Manner對員工的嚴苛形成鮮明對比的,也是最近常常登上熱搜的胖東來。

胖東來不但對客戶服務無微不至,同時也非常照顧自己的員工,提倡快樂工作。在胖東來,員工每天只需要工作7小時,一年還有大大小小140天的假期。

在那個四線小城許昌,胖東來的薪資也不低,普通一線員工基本能拿到7000元的稅後薪資,受到不公平對待時,還能拿到「委屈獎」,讓不少打工人艷羨不已。

Manner創始人韓玉龍也曾以人為本,聲稱市場並未給咖啡師足夠的報酬,他希望這個職業能有更好的發展,「我們不想要機械化,不想抹殺掉每一個咖啡師的個性」。

但在高速擴張和追求極致人效下,Manner咖啡師已經成為這個系統裏的齒輪,分秒必爭。

韓玉龍好像忘記了自己的初心。

1

一家店估值1個億

在創辦Manner之前,韓玉龍學的是獸醫專業,後來做過攝影。

2012年,因為喜歡做咖啡,韓玉龍在老家南通開了一家咖啡館,後來便來到中國咖啡之都上海,想做一個中國自己的咖啡民族品牌。

Manner取自電影【王牌特工】裏的經典台詞「Manner makes man(舉止造就人)」,韓玉龍希望大家喝咖啡能夠成為一種習慣。

2015年進入上海市場時,Manner面臨的競爭其實非常激烈。據知情人士透露,Manner第一家門店地處上海市中心,一條街上聚集四五十家咖啡店,韓玉龍就是從那樣一個特別卷的環境裏跑出來的。

而韓玉龍突圍的方法,就是走精品平價咖啡的路線。

所謂精品咖啡,即追求極致品質的咖啡,要求從咖啡豆種植到沖煮的整個過程都達到高標準。

為了找到最好的咖啡豆,韓玉龍曾經一路從南通老家騎摩托車跑到雲南的咖啡豆產區;為了不犧牲咖啡品質,他也曾拒絕Manner做外賣,在韓玉龍看來,等待會讓原本醇香的咖啡變成一杯酸苦的「藥水」,他覺得為了賺這一筆快錢而損失掉品牌的信譽,得不償失。

彼時,韓玉龍還把培養咖啡師當成一項重要的工作,不但為他們提供培訓和晉升渠道,還會定期舉辦各種咖啡、拉花大賽。

不錯的薪資福利和良好的氛圍也讓咖啡師們投桃報李,他們開始變著花樣吸引顧客,有的會隨機在杯子上畫出門店限定圖案,還有的會做讓顧客甘心大排長隊的豪華聖誕樹拉花,甚至在一些高配版裏,小小的杯口還臥著一頭麋鹿或者雪人。

Manner起初不善行銷,但社群氛圍濃厚,每家門店都會設定微信群,定期推廣線下活動,並由咖啡師在群內分享資訊,制造話題。 可以說,那時的人氣咖啡師是Manner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也是消費者復購的重要因素。

在咖啡價格上,韓玉龍選擇了15-20元的較低價格帶。因為身處租金較高的市中心,為了降低成本,Manner門店的選址一般壓縮到10平米以內,最早一家門店甚至才2平方米,主打即買即走。如果客人自己帶杯子買咖啡,Manner還可以立減5元。

極具價效比的精品咖啡,讓Manner從一眾咖啡店中脫穎而出。韓玉龍曾在采訪中透露,第一家門店做到第三個月的時候,每天就可以賣幾百杯咖啡。在2015年的大環境下,中國很少有咖啡店能夠做到一天300杯以上。

即使很火,消費者也在呼籲開店,但Manner在成立的前三年只在上海開了三家店。「少食多滋味,這個是爺爺的話。Manner還是慢慢走吧,像個孩子一樣,不角力就好,我們還是想平安,長大,成人。」面對質疑時,Manner曾經釋出了一篇沒有姓名標示的短文,疑似韓玉龍的口吻。

不過隨著新消費賽道的火爆,也許是覺得自己基礎已經打好,也許是受到瑞幸咖啡快速發展的影響,韓玉龍在2018年為Manner引入了資本,開始走上擴張之路。

那幾年,繼今日資本的8000萬元投資後,Manner又先後拿到 H Capi tal、淡馬 錫、美團龍珠與字節跳動等巨頭的投資。

特別是2021年6月,字節跳動入局後,Manner估值上漲至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4億元)。 綜合當時不足200家的門店數量,單店估值超過了1億元,令人感到瘋狂。

截至2023年12月31日,Manner宣布全國直營店數量已突破1200家,而在今年年底將突破2000家,創始人韓玉龍、 陸劍 霞夫 婦也憑此登上【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身價達到72億元。

不過眼下熱議的「Manner員工工作強度」,卻讓「72億」這個數位顯得格外刺眼。

2

精品和規模的沖突

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資本是追求報酬的。在Manner獲得巨額投資時,韓玉龍也不得不走上規模化擴張的道路,並且在對賭協定下,開弓沒有回頭箭。

「之前估值太高了,已經嚴重透支了Manner未來成長的空間,現在韓玉龍必須把這個牛給實作。」一位認識韓玉龍的咖啡行業人士表示。

要想支撐高估值,除了擴大開店規模,Manner還要增加單店營收,提高整體利潤率。

現在咖啡行業競爭異常激烈,瑞幸、庫迪、幸運咖掀起一輪又一輪的價格戰,把咖啡打到了10元以內,門店也都往萬店發展,依靠直營擴張的Manner顯然在門店增長上投入較大,沒有優勢。所以在擴店的同時,Manner透過降低單店成本提高利潤率成為了一種選擇。

原材料、出餐效率和人工都會影響Manner的單杯咖啡成本。韓玉龍骨子裏還是一個產品經理,對咖啡的品質相當重視,一直堅持用優質的咖啡豆。由於提前布局供應鏈,Manner原材料的成本倒是能夠在保證品質的同時,得到最大的壓縮。

不過在自動化連鎖咖啡大行其道時,韓玉龍堅持讓Manner使用半自動咖啡機制作咖啡,保持自己品牌的精品調性。

按照這種流程,一位咖啡師從稱粉、布粉、萃取、鏟冰、配方到拉花,平均也需要6分鐘/杯才可以保持服務和品質線上。這種出餐效率在現制飲品行業極為低下,不但影響了單店營業額,也影響了顧客體驗。

天然崇尚標準化、規模化的資本,很快就與這種精品調性發生了沖突。 據晚點LatePost報道,今日資本2021年5月從Manner股東列表結束,就是因為投資方和創始人意見相左。韓玉龍甚至表示,如果今日資本不結束,他就再造一個相同定位的新品牌。

既要保持調性,又要降低成本,Manner最終還是把「魔爪」伸向了員工。

在界面新聞的采訪中,一位Manner咖啡師透露,Manner會按照門店業績分配人手,日營業額在5000元以下的,一個店只派1個人,日營業額超6000元才會派2個人。

按照15元單價計算,在營業額4500元的門店裏,一位咖啡師一天要制作300杯精美咖啡,還要承擔點單、外賣、理貨、外場清潔等細碎的工作。就算每杯制作時間控制在3分鐘左右,也需要連續工作15個小時才能完成。

「公司簡直把我們當成牛馬啊」,有不少Manner員工在社交媒體吐槽。

相比之下,公開資訊顯示,日均營業額在2500元到3500元的蜜雪冰城店面需要配備3名員工,日均營業額在5000元以上的店面員工則配備6人到8人,瑞幸、庫迪皆是如此。

對Manner店員來說,承受等待中的外賣騎手和顧客的憤怒是日常工作的一部份。增加門店人手,其實不僅能提高出餐效率,更能在發生沖突時起到緩沖的作用,但公司之前顯然沒有意識到這點。

為了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Manner不僅制定詳細的操作條款,幾乎指揮一個員工從開檔到閉店的分分秒秒,還設定監視器和訂單系統的倒計時,時刻提醒著員工不要偷懶。

在這種爭分奪秒中,Manner員工好像化為系統中嚴絲合縫的齒輪,喪失了個性,一刻也不得空閑。 就像被困在演算法裏的外賣員一樣,Manner咖啡師也被困在了人效裏。

曾經Manner也以高薪在業內著稱,在上海給咖啡師稅前八九千元的月薪,比同行高了約10%。

不過現在想拿到高薪並不容易,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包含五險一金,Manner咖啡師的月薪一共6500元左右。每月只有透過考核,並且舍棄雙休加班,沒有遲到早退,才能拿到8000元。

按照員工的貢獻度來講,即使拿到8000元,Manner咖啡師也不算高薪。在有數DataVision2023年的一份連鎖咖啡單店模型研究中提到,Manner以500單的日單量遙遙領先,但它的人工成本只有12.5%,遠低於瑞幸、Tims中國和星巴克等品牌。

伴隨門店規模的擴張,Manner招聘咖啡師的門檻在逐漸降低。再加上對極致人效的追求,Manner咖啡的品質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

「我已經不再研究好看的拉花了,因為浪費時間只會受到懲罰」,一位Manner咖啡師表示。

顯然,對於韓玉龍的既要、又要、還要,打工人並不買單。

連鎖和精品之間存在天然矛盾,精品的前提是稀缺性,但隨著規模擴張,精品難以維系 。」 一位接近韓玉龍的人士提到。

韓玉龍或許也知道這個道理,但在資本的裹挾下,他選擇犧牲員工來維持那個平衡。

只是不知道這個平衡還能維持多久。


投資 · 傳媒 · 創新

符合條件的企業

↓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咨詢 ↓

關 於 本 文

  • 作者:邱鑫浩

  • 來源:邱處機(ID:qiuchuji_1993)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創平台所有。

  • 精 彩 文 章

  • 1.

  • 2.

  • 3.

  • 4.

  • 5.

  • 致力為讀者提供精彩、深度、有料的商業財經內容

    為企業提供全媒體品牌策劃、內容創作、推廣傳播

    Hi,U can also follow us

    出品 | 商界傳媒內容編輯部

    投稿/合作/爆料 聯系微信:JEFF_MAIN

    你再主動一點點 我們就有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