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創新

海底撈最牛打工妹,將獲1.4億大紅包

2024-05-12創新

:海底撈CEO楊利娟,在上任滿一年後,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業績答卷,而自己也因豐厚的報酬,成為了人人羨慕的打工人。

4月26日,海底撈公布了最新年報:2023年,海底撈營收增長33.6%至414.5億元,凈利潤增長174.8%至45億元。持股3.68%的楊利娟,將一次性拿到1.49億元的分紅;與此同時,她在2023年還獲得了近1500萬元的年薪。

此前,由於老板張勇的激進判斷,海底撈在2021年吃下了40多億的巨虧苦果。危急之下,楊利娟臨危受命,接下攤子,迅速開啟了對海底撈的「內部大整頓」。

2021年至2023年,358家經營不善的海底撈餐廳宣告關門歇業,為公司舍去了拖累。與此同時,楊利娟鼓勵員工動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向店內拉客,演唱會免費大巴車拉客、夜市擺攤、一年更新了300多款菜品……

面對精打細算的消費者,海底撈也試圖用更便宜的價格留住消費者,整體人均消費從2020年的110.1元降至2023年的99.1元,達到近七年最低水平。

1

「救火隊長」臨危受命

2020年,是屬於不少餐飲人的蟄伏時刻。壓縮一切開支活下去,是最明智的選擇。

海底撈卻是異類。老板張勇套用巴菲特「別人恐懼我貪婪」的思路,認為這是一次逆勢抄底的好機會,不僅沒有養精蓄銳,反而大舉開店。財報顯示,海底撈在2018年時,全球門店數量只有466家,2021年驟增到1443家。三年門店多出977家,超過了前20年開店總和的兩倍。

開店就意味著房租、水電、原材料、人手等的相應投入,而由於客流稀疏——據官方數據,2022年3月至5月,公司平均每天有超過200家門店暫停堂食,一切開支如同打了水漂,對利潤的損害可想而知。2020年,海底撈凈利潤從23億一下子縮水到3億。2021年,海底撈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41.6億元的巨額虧損,幾乎把前三年賺到的利潤全虧光了。

痛定思痛後,海底撈推出以關店為主要目的的「啄木鳥計劃」,並於2022年3月1日任命楊利娟為CEO,作為該計劃的執行人,相當於海底撈的救火隊長。

楊利娟透過外部客流量、周邊門店密度以及財務數據三個維度,一家一家進行測算篩選,在她大刀闊斧的改革下,2021年關閉了276家海底撈餐廳、2022年為50家、2023年為32家。

關店後,大批相關成本從賬面上消失。據「市界」統計,單是2022年,租金、水電、原材料、折舊費用,一年就省了超過54億。而餐廳數目減少,雇員人數也隨之減少。一年時間內,海底撈雇員從146584名減少到107592名,這使得員工成本又驟降37億元。

2022年下半年,餐飲消費回暖,海底撈啟動了「硬骨頭計劃」,對部份打入冷宮的店進行重新開機接客。2022年,有48家之前關停的餐廳恢復營業,2023年又有26家。

至此,海底撈盲目擴張的步伐,在楊利娟的帶領下完全換了一個風格,變得謹小慎微。

一方面是內部降本,另一方面,海底撈把「撈」字發揮到極致。公司把看完演唱會的粉絲們拉來店裏吃火鍋,並嘗試推出了商場試吃、暑期宵夜、露營火鍋、校園火鍋等就餐方式,試圖滲透到年輕人消費場景的方方面面。

2023年11月,海底撈員工以「科目三」舞蹈的形式與顧客互動,視訊在抖音平台獲得點贊量超6000萬,播放量超50億次, 為公司引來一大波流量。

一系列舉動下,2023年海底撈不僅營收利潤大漲,最能體現餐飲店面生意興旺程度的翻台率,也從2021年、2022年的3次/天,提升至2023年的3.8次/天。

對應著價格走低,從區域上,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下沈市場成為海底撈新的金塊地。

截至2023年底,海底撈門店數量共計1374家,除港澳台的23家外,一線、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數量分別為232家,538家,581家,一線城市的全年收入貢獻只有18.3%,而二線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收入貢獻都接近40%。

有餐飲人士指出,楊利娟拯救海底撈的過程,其實沿用的是最基本最樸素的邏輯,降本、降價、增加客流。方法雖然簡單粗暴,結果卻是最奏效的。這與她草根出身的經歷有脫不開的關系。

2

張勇放心,員工服氣

在餐飲界,楊利娟的故事頗為勵誌。她被稱為最牛服務員、張勇帶出的大徒弟。1978年生人的她,如今46歲,起初只有小學文憑,卻走通了一條從服務員到年薪千萬CEO的身份躍遷之路。前提是,她把29年的歲月都獻給了海底撈。

1994年,國內第一家海底撈火鍋店在四川簡陽正式開業。彼時,楊利娟只有16歲,正是學知識的年紀,卻因為要幫家裏的哥哥還債,被迫輟學打工,到簡陽市一家餐館當服務員。如果沒有海底撈創始人張勇的到店光顧,楊利娟以後的人生,很有可能就固定在那個充滿平凡、貧窮色彩的軌域裏了。

張勇註意到,楊利娟雖然年紀不大,但幹活利落,人也機靈,閑聊中他得知,楊利娟一個月的薪資只有120元,便開出了一個更高的數位160元。楊利娟沒有立即答應,次年,飯店老板要離開簡陽去外地,楊利娟才沒再繼續幹,轉而入職海底撈當服務員,那一年,她17歲。

家中債務並沒有因為她高出的20元薪資有所緩解,反而是債主的上門催債讓形勢更差。有一次,楊麗娟為一筆800元的急債,急哭了,張勇用公司的錢幫她解決了這件事,而且當年年底資金照發,沒少楊麗娟一毛錢,楊利娟當即下定決心,「從今往後,海底撈就是我的家」。

從這之後,楊利娟先後完成了從基層服務員、領班、門店經理的職位轉變。1998年,張勇交給她一件重任,去西安開店。

南方與北方在飲食口味、服務方式上有很大差別。在異地,而且是異地首店,這對楊利娟來說挑戰不小。她自學打字和電腦系統用來營運門店,靠去電線桿上貼小廣告和大街上拉人來提升客流,和同事一起研究出清油麻辣鍋底以適應當地人口味,讓海底撈在西安市場站穩了腳跟,邁向開向全國的第一步,也讓楊利娟真正進階至管理者身份。

往往,從基層升上來的高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務實。比起擅長紙上談兵的務虛主義,務實主義的經營風格更註重效果而非形式。楊利娟就是這樣的角色,張勇對她放心,員工也都對她很服氣。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一位老員工曾這樣描述,「楊姐的號召力和威望是二十多年來一點一滴沈澱下來的。基本上沒有任何人可以比得上。」

2018年,海底撈上市,和張勇一起敲鐘的不是別人,正是將楊利娟。39歲的她,以營運長的身份出現在招股書中。按照海底撈當日收盤的944億港幣市值計算,楊利娟所持股份價值約34億港幣(約合30億元)。

▲(左:張勇,右:楊利娟)

2020年,楊利娟以125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2020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第451位。2022年3月1日,海底撈一條重要人事任命震動餐飲界,楊利娟接替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出任CEO。同年年報的高級管理層介紹中,楊利娟的位置竄到第二名,排在張勇之後,年薪顯示為753.5萬元,較前一年漲了96萬。

4月26日公布的2023年年報顯示,楊利娟的薪酬又翻了一倍,達到1497.8萬元。這還沒完,基於集團2023年的經營情況,海底撈擬派發現金股息每股0.824港元(相當於人民幣0.748元),共計股息約人民幣約40.5億元。楊利娟持有3.22%的股權,透過信托受益人還持有0.46%股權,共計3.68%,以此計算,楊利娟可分得1.49億元現金股息。

3

以後要靠年輕人闖了

用一年多時間,楊利娟短暫救活了海底撈。然而當下,擴張失誤帶給海底撈的陰影還未完全消散。公司股價在20港元以下徘徊,不及2021年的四分之一,公司市值巔峰時期達4000多億港元,如今也只剩1000億港元左右。

▲(海底撈股價走勢圖。來源/同花順)

2023年,雖拼命拉客做到了3.8次/天的翻台率,但距離楊利娟所說的「4次/天」目標尚存差距,更別說恢復到2018年5次/天的水平。

而整個2023年公司賺得45.億元凈利潤的前提,是營收達到414.5億元,使勁壓縮成本才做到了火鍋賽道利潤率10%的平均水平。

對於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張勇曾在一次業績溝通會上回應稱,餐飲行業不像互聯網企業那樣,業務範圍越大,成本越低。「我們餐飲企業開兩家店賺錢,開三家店可能就賠錢。開店多了能增收就不錯了,更可能連增收都沒有。」

一位專註消費投資領域的人士也對「市界」表示,餐飲是個反規模效應的生意,房租和人工都是剛性支出,並不會隨著門店數量的增加而降低。往往,餐飲上市公司隨著門店管理難度增加、成本飆升,增收不增利等問題接踵而來。「越擴張,生命期越短,似乎是餐飲業逃不開的宿命。」

而從海底撈歷年財報上也可以看出,其門店一旦出現大幅擴張,凈利潤就會呈現斷崖式反向下滑,甚至是負增長。這一困局,變相把海底撈用擴張換增收的路堵死了。

為此,楊利娟上任後大約一周年之際,海底撈突然宣布推行加盟特許經營模式,引發廣泛關註。

在送出加盟申請頁面可以看到,海底撈的加盟費用著實不菲,對加盟意向人問卷設定的資產最低檔是1000萬。

不少聲音認為,海底撈開放加盟的真正用意是把營業成本轉嫁給加盟商。「這背後體現出兩大問題,一是海底撈的賺錢能力觸到天花板了;二是在火鍋新品類頻出,競爭激烈,海底撈急了。」上述消費投資人士稱。

但他同時表示,一旦開放加盟後,加盟的門店能否維持好服務這一核心有利競爭,對加盟商的績效激勵制度怎麽做,這些都是未知。他還稱,「海底撈服務溢價逐漸失靈、品牌老化是不爭的事實。」

【三聯生活周刊】一組調查佐證了這一想法。該媒體就「人們為啥不愛吃海底撈了」發起的1.8萬人參與的投票中,超8000人投給了「分量少,價效比低」,超6000人投給了「味道一般,火鍋店這麽多,不是非它不可」,近1千人則投給了「服務太周全,社恐表示拒絕」一項。

海底撈從未放棄對第二增長曲線的探索。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海底撈透過收購和自孵化推出的子品牌不下10家,品類五花八門,包括嗨撈火鍋、十八汆·京味打鹵面、喬喬的粉、孟小將米線、駱大嫂水餃、五谷三餐、苗師兄香鍋、焰請烤肉舖子等等。但部份品牌只是曇花一現,剩下的也沒砸出多大水花。2023年,來自「其他餐廳經營」的收入占比只有0.9%,不及外賣業務的2.5%。

展望未來,海底撈將發展舉措歸納為三條:一是持續提升海底撈就餐體驗;二是繼續探索多元化的經營策略,例如品牌挖掘、加盟業態的探索;三是策略性地尋求收購優質資產。這樣的戰略,對於剛讓海底撈回過血的楊利娟來說,是穩的。然而,也是缺乏想象空間的。

2022年3月,與楊利娟同時升任的,還有兩名80後高管李瑜和王金平,前者出任海底撈中國大陸地區營運長,後者出任港澳台及海外地區營運長。公司管理團隊日趨年輕化,與海底撈2020年4月擬出的「接班人計劃」息息相關。計劃中,張勇決定在10年到15年內會退休,海底撈要建立起接班人隊伍的選拔積分制度。張勇和楊利娟等人,會把積分最高的那批人找出來,長時間觀察,擇優錄取。

楊利娟合格地接下了張勇的棒,接下的路,可能要靠年輕人去闖了。


投資 · 傳媒 · 創新


關 於 本 文

  • :陳暢

  • 來源:市界(ID:ishijie2018)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創平台所有。

  • 精 彩 文 章

  • 1.

  • 2.

  • 3.

  • 4.

  • 5.

  • 致力為讀者提供精彩、深度、有料的商業財經內容

    為企業提供全媒體品牌策劃、內容創作、推廣傳播

    Hi,U can also follow us

    出品 | 商界傳媒內容編輯部

    投稿/合作/爆料 聯系微信:JEFF_MAIN

    你再主動一點點 我們就有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