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一生都在減肥的中國人,為什麽越來越胖?

2024-03-25情感

你有沒有發現,這兩年身邊總有很多朋友 「感覺自己胖了」。

每次見面聚會,都有那麽幾個人訴苦:

明明辛辛苦苦在減肥,結果反而越來越胖。

前幾天,國家衛生健康委釋出的【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也證實了這一點。

報告中有一項關於中國成年人體重的調查,結果顯示:

中國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別達到34.3%和16.4%。

這意味著在我們身邊,幾乎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超重或肥胖。

並且,這個趨勢還在不斷上升,我們儼然已經成為「世界第一肥胖大國」。


這個訊息一出,立馬沖上了熱搜。

整個氣氛一下焦慮起來。

畢竟,不知不覺中,三月份已經進入下旬。

對,就是那個「三月不減肥,四五六七八九月徒傷悲」的三月。

而前段時間,電影【熱辣滾燙】裏賈玲成功減重100斤的經歷,更是給不少人帶來了壓迫感。

可事實總是殘酷的。

在網上隨便一搜,被肥胖困住的成年人比比皆是。

「以前我也以為自己是怎麽吃都吃不胖的,直到35歲以後腰粗肚子大, 我才不得不承認‘中年發福’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嘴硬的人。

更令人難受的是,當你想減也減不下來時,你就會開始焦慮、不甘,甚至稍微修身的衣服也不敢再穿了。」

「我從小就是易胖體質,六年級的時候就被人叫肥婆, 上初中的時候被排擠、被霸淩更是常態,導致我越來越敏感,越來越自卑。

我也嘗試過節食,一天只吃一個蘋果,但是很快就反彈回去,現在我已經自暴自棄,甚至好像得了暴食癥, 一直在機械性吃東西,吃完了又陷入深深的後悔。

「不得不說,上班後真的會慢慢長胖,工作壓力大,運動量減少,再加上三餐不規律,常常吃夜宵,喝奶茶, 工作三年胖了30斤。

去逛街,賣衣服的小姐姐會說‘不好意思這裏沒有你的碼’;同事會調侃‘你真是我們公司最胖的人’; 朋友也會開玩笑‘你不說還以為你懷孕了…… ’」

網上有一句殘酷的調侃: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什麽是容易的,除了長胖。

確實。

高糖高鹽高油飲食會胖,熬夜、睡眠不足會胖,年紀大、新陳代謝差會胖,甚至連工作壓力大,都會過勞肥。

更別說基因遺傳了,40%到70%的肥胖都與遺傳相關。

另外,還有某些藥物治療都能促使肥胖發生。

也許有人會覺得:

胖點有福,拒絕身材焦慮。

但說實話,說這話的人,可能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肥胖,帶來的不只是身體多點肉、影響體型美觀而已。

它更像是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牌,一旦被推倒,隨之而來引發的許多相關疾病,才是最可怕的。

世界衛生組織曾把肥胖列為 「萬病之源」

因為肥胖直接或間接導致的疾病超過200種,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脂異常、卒中、部份腫瘤等多種慢性病。

還有包括腎癌、肝癌、胰臟癌、食道癌和直腸癌在內的13種癌癥的發病率,都會隨著體重的增加而顯著增長。

除此之外,過多的脂肪堆積還會對身體造成各種負擔。

例如引發脂肪肝,睡覺容易睡覺打鼾,引發睡眠呼吸暫停等等。

還記得「娛樂圈第一經紀人」楊天真,曾因為肥胖進行了切胃手術。

才35歲的她,就患上嚴重的糖尿病,只能每天靠註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平衡。

在日積月累的重壓下,糖尿病和其他並行癥逐漸開始影響她的生活。越來越嚴重。

最後不得已,只能選擇切胃手術來自救。

可不是所有人都這麽幸運,有的人甚至還沒來得及搶救,就倒在了死神面前。

2021年3月,29歲的吃播博主泡泡龍猝然離世,引起一片嘩然。

泡泡龍以大胃王形象走紅,時常向觀眾展示自己在美食面前大快朵頤的樣子。

但長期的暴飲暴食也讓他的體重狂飆,一度超過了320斤,上稱後指標都因壓力而轉不動。

而此時,他的身體也已經是超負荷狀態。

臉上開始出現黑斑,也就是黑棘皮癥,一種肥胖引起的皮膚病。

有粉絲提醒他「趕緊減肥」「再吃下去,就要出人命了」。

但他絲毫不以為意,直到生命的終點鐘聲敲響,猝然離去。

說了這麽多,那對於普通人來說,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肥胖?

目前國際上衡量胖瘦最通用的指標,不單是看體重。

而是身體的品質指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BMI。

簡單來算,即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例如一位女性,體重60公斤,身高1.60公尺,那體重指數就約等於23.44。

在中國,BMI在18.5~24之間為正常;BMI大於等於24、小於28時為超重;BMI大於等於28時為肥胖。

而根據最新研究來看,中國大部份人都屬於「中心型肥胖」,也叫做「腹部肥胖」。

直白點來說,就是人不胖,肚子卻很大。

形成的原因大家也心知肚明,無非就是「管不住嘴,邁不開腿」。

可每次提起減肥相關的話題,大部份人又總是異口同聲:

「我也想運動,但工作使我精疲力盡也沒有時間。」

「我也想吃的健康,但生火做飯對於打工人來說過於奢侈,吃著高熱的外賣只為了活下去。」

但其實,減肥從不在於少吃了一頓,或者多跑了幾公裏。

十點君想起,之前與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陳偉醫生的一次訪談。

在他的門診中,經常遇到前來治療肥胖的患者,當他開始提建議:

第一,早睡覺,每天晚上11點上床,12點睡著。

大家每次一聽到這句話就笑了,但他還是認真接著說。

第二,每天早上空腹稱一次體重,有意識地進行體重管理。

第三,盡量不出差、不旅遊、不過節,過一種規律的生活。 減重需要長期有規律地執行,一旦計劃被打斷,很難持續。

第四,吃飯時把過多的鹽摳下來,把過多的油篩掉,把過多的甜減下來。

這段訪談,讓我印象深刻。

很多人把減肥視為緊急任務,每天只關註自己吃了多少熱量,體重秤上的數位又掉了多少。

以至於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流行一種全新的減肥風潮,比如「16+8減肥法」「網紅暴汗服」「液斷減肥法」……

但說到底,減肥的底層邏輯,從不是用極端的方式短時間改變體重。

而是告別過去的不良習慣,建立一種全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管是從減少糖的攝入,還是從戒掉熬夜開始。

當你的生活方式開始改變,習慣也會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體重自然也會發生變化;

體重下降,各項身體指標跟著改變;

最後,患上各種慢性病風險也就大大減少了。

這些年,圍繞身材的討論,總是矛盾不斷。

不可否認,這個時代,大眾被趨向單一的審美標準所影響著。

很多人把胖瘦與否,當成衡量他人的標準。

胖,似乎就意味著懶、好吃、油膩、笨拙。

隨之而來的歧視和惡意,也隨處可見:

在學校裏被霸淩,在職場受到嘲笑,在親密關系中受到冷暴力。

尤其對於女性來說,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贊同當前主流審美。

但被審視、被挑剔的命運依舊無可避免。

於是很多人把減肥視為終身的事業,不是在減肥,就是減肥開始的路上。

不少人,甚至為了嵌入「直角肩」「螞蟻腰」「蝴蝶骨」等社會審美的模具,一步步走向了極端。

所以,十點君今天想討論的,不僅僅是減重這個動作。

即便同樣是減重,也會有不同目的,是為了變美,是為了取悅,還是為了健康。

不同的目的,最後也會指向不同的道路。

正如社會學者熊歡在【凡身之造:中國女性健身敘事】中所說:

對身體的賦權,源於主體如何體驗自己的身體,對身體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主導自己的身體。

十點君真心希望:

每個受到困擾的胖友們,減重都是為了透過對身體的控制,來達到心靈和身體上的健康與強壯。

而非反過來,以體重、大小、姿態來自我綁架,陷入無盡的身材焦慮,社交焦慮。

我也知道,這個春天仍有很多人瘦不下來。

這個過程有多痛苦,相信每一個經歷過的人都懂。

如果你也屬於其中一員,不要太焦慮。

減不下來未必是不自律

一個人胖或者瘦,有時候確實是基因決定的,又或者只是人生遇到了困境,需要暫時休息一下。

與其對自己太過苛責,不如先關懷一下自己的內心。

只要你堅持運動,健康飲食,作息規律,終能在長年累月中和身體一起達成新共識,甚至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點個 「在看」 ,祝願大家都能收獲健康的身體和理想的體型~

你有沒有因為體重受到過「痛的領悟」?來評論區一起聊一聊吧。

作者 | 小嗲

編輯 | 張敬,兩眼帶刀混賬到老。

主播 | 夏萌,用我的聲音溫暖你的睡前時光。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