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2024-03-25情感

前幾天去朋友家玩,目睹了一場她和兒子的腥風血雨。

吃飯吃到一半,孩子突然想玩手機,被朋友阻止了。

孩子瞬間大哭,一邊歇斯底裏地叫喊,一邊把桌上的筷子掃掉。

朋友臉都黑了,大聲呵斥:「不許鬧!吃飯!」

可孩子還是哭個不停,氣得朋友直接拎著他往外走:「喜歡哭是吧,出去哭!」

同為父母,我完全理解朋友那一刻的惱火和無奈。

但事後想想,面對孩子的情緒,我們往往反應過於激烈:

要麽一頓說教,要麽一頓吼罵,眼看孩子油鹽不進,最終把問題歸結為他「脾氣不好」。

實際上,很多時候孩子發脾氣就是一種訊號。

如果處理不當,往往容易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格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今天就來講講,孩子哭鬧時,我們應該怎麽做。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10歲的叛逆小男孩,很愛發脾氣。

有一次,他在幼稚園畫畫,旁邊的同學不小心撞到他,整張畫紙都臟了。他氣得大哭,任憑老師怎麽哄也不停。

回到家,父母耐心哄他,跟他講道理。一個晚上過去了,男孩非但沒解氣,反而變本加厲,對著父母一頓拳打腳踢。

父母實在沒辦法,只好向心理醫生求助。

媽媽一開口就是:「我們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好話說盡,你說這孩子怎麽就這麽不聽話呢?」

醫生笑笑沒說話,給夫妻二人做了一系列的測試和問答題。

結果發現,孩子之所以脾氣不好,其實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得不到重視。

自從弟弟出生,他從被家裏人捧著的寶貝,變成了一個不被愛的「背鍋」哥哥,不管他做什麽最後都會搞砸,然後被教訓。

久而久之,他內心堆積了各種挫敗感和失望,只能透過發脾氣、打人、吼叫等當成宣泄。

沒有莫名其妙的發脾氣,只有不被看見的訴求。

心理學上來講,所有的行為都是有動機的,尤其是當你認為孩子行為不當,或者要求過分的時候。

著名的心理學家李子勛說過,孩子的需求無非集中在三個方面: 陪伴,探索,確認自己的重要性。

你有沒有發現:

每次家裏來客人了,孩子就變得特別粘人?因為他發現你的註意力轉移了,他希望你陪伴他;

怕遊樂場不安全,不讓孩子玩,孩子卻越想去?這是因為他對新事物懷有探索之心;

每一個二胎家庭,幾乎都有一個性情大變的大娃,因為他們無法確定自己在父母心中的重要性,只能做出激烈的行為惹怒父母。

孩子的每一次情緒爆發,實質上都在發出求助訊號: 「幫幫我,我該怎麽辦?

一味地指責和抱怨,只會讓孩子肩負雙重的「情緒包袱」,身心備受摧殘。

學會讀懂孩子的內在需求,幫他逃離壞情緒的漩渦,才能從根上解決問題。

兒童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表示:

孩子具有一種天生的、自然的本能,想要執著於實作全部的願望。但他們的生理和情感發育,超過了他們的溝通能力。

孩子的探索能力與生俱來,但他們很難正確表達情緒,更不懂得辨識情緒的好壞。

而讓孩子陷入更糟糕的境地,是因為很多家長犯了這三個錯誤,火上澆油:

①以暴制暴

典型的「壓制策略 ,這種短效的方法治標不治本。

一味壓抑孩子的情緒,就像不斷充電的電池,要麽導致電池老化,要麽直接爆炸。

表弟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好孩子」,從小到大幾乎沒發過脾氣。

記憶中最深刻的一次,是他很想要超市的一款玩具,哭著鬧著不肯回家,後來被爸爸狠狠毒打了一頓。

從那以後,他學會了聽話,他不再任性耍脾氣:被同學欺負,他忍了;被老師誤會,他沒有解釋;被同事陷害,他咽下委屈。

所有人都說他聽話懂事,卻沒有人知道,他被抑郁癥折磨了整整7年,痛苦不堪

父母的暴力相待,無疑堵死了孩子的宣泄口,繼而引發更激烈的情緒。

一個懂事乖巧的孩子,也是一個不被接納、自我攻擊的孩子。

②過分溺愛

有些父母過於溺愛孩子,孩子說一不二,有時候犯錯誤了還以「他還小」來維護孩子。

尤其是,想要的東西不給,一哭一鬧就「管用」了。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種縱容和溺愛的行為,會讓孩子形成錯誤的認知:

「不順著我來,我就哭,反正我一哭就準行。」

長期以往,孩子預設發脾氣可以得到一切,逐漸養成橫行霸道的壞性格。

還有一種奇怪的現象。有時候孩子哭,不安慰還好,一安慰反倒哭得更起勁了。

本來孩子想哭,只是一種簡單的表達:我需要幫助。

但媽媽及時做出回應,孩子便自動代入「受害者」的角色,收到了「我應該哭」的訊號。

長期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孩子,容易變成溫室裏的花朵。

走入社會後,一旦失去優待,脆弱內心無法承受落差,就會很容易變得內耗不自信。

③冷處理

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有一期,郭濤和兒子石頭「冷戰」。

當時,石頭手臂受傷想跟爸爸撒嬌,但郭濤不理;石頭有小脾氣不肯回家,郭濤直接把他關在門外,不搭理他。

嚇得石頭立馬跟爸爸示好,並表示以後會聽話的。

看起來,郭濤的冷處理得到了有效的管教作用,可實際上呢?

當被問「爸爸是否愛自己」時,石頭支支吾吾:

「有時候愛吧,不愛我,就是他不理我的時候。

閃爍其詞,令人心疼。

對孩子而言,鬧脾氣有時候並不僅僅是發泄情緒,更是為了證明父母對他的愛。

父母冷處理的態度,無疑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不愛我了」「就是因為我不好才這樣的」。

一度沈浸在消極的情緒,最終形成討好型人格。

耶魯大學心理學博士Susan David說:

一個人的情商有一個非常大的決定因素,即情緒敏感力。

而取決情緒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小時候他釋放情感時,父母對他的態度。

面對孩子發脾氣,優秀的父母往往用愛澆灌,幫助孩子從情緒中走出來。

具體怎麽做呢?可以從這三件事開始。

①及時清理自己的情緒瓶子

你有沒有註意到,當孩子哭鬧的時候,你是什麽反應呢?

大多數父母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

這意味著我們情緒不夠穩定,內心已經被負面情緒填滿,無法容納任何繁瑣小事。

這個時候,不妨嘗試寫寫覺察日記,記錄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和想法,梳理一下自己為什麽會產生不好的情緒和行為。

下次再遇到孩子的鬧心事,你就會從容很多。

②理解孩子的情緒並引導表達

李湘教育孩子的方式,堪稱教科書級別。

有一次,李湘因為女兒王詩齡沒有完成作業,不問清原因就批評了她。王詩齡一氣之下掛掉了電話。

換做其他父母,可能立馬就炸了。但李湘沒有,而是溫柔地跟女兒道歉: 「我知道你因為爸爸媽媽冤枉你而生氣……」

王詩齡從激動憤怒到抗拒,最後慢慢柔軟下來,並說出了內心的想法。

你看,孩子的情緒波動,在父母的「推動」下完成的。

不管孩子對錯與否,父母應該先嘗試理解孩子的情緒,讓他明白:我有這樣的情緒不代表我不好。

接著,再學著當一個傾聽者,給孩子一個訴說的機會,修復自己的心情。

當我們接納並嘗試理解孩子時,他們會獲得足夠的信任,也更願意聽從父母的引導。

③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方法

你可以透過「我覺得+你覺得」這個公式,幫助他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法。

「我覺得你可以告訴爸爸,因為他答應你陪你去公園,結果爽約了,所以你現在很生氣。他應該跟你道歉,並補償你一次。你覺得呢?」

「或者說,你還有更好的方法,說出來我們來看看怎麽樣?」

當孩子意識到你足夠尊重他,願意聆聽他的想法,他便更容易主動接受我們的建議。

在這個過程中,他能學到更了不起的東西:

了解自己的情緒從何而來,慢慢控制好脾氣,知道當前更重要的是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制造問題。

如佛洛伊德所說:

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

當孩子情緒焦躁時,我們要用耐心教他如何戰勝「情緒」,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得到合理的釋放。

在愛和尊重的陽光下成長,孩子會更積極向上、陽光自信,成為情緒的主人。

點亮 【在看 ,陪孩子一起成長。

十點讀書開視訊號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鏡,帶你重讀經典

從唐詩宋詞到中外名著,短視訊裏學知識

歡迎 點贊關註

本期解讀:蘇軾 【自題金山畫像】

作者 | 鹿呦呦

主播 | 一凡,電台主持人。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