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食療明星單品,必有祛濕的茯苓。
還有一種叫土茯苓的,也說能祛濕,到底有何差別?
余文新中藥師認為,兩者藥用功效有所不同,濕也有表裏寒熱之分,需要區別套用。
受訪專家:余文新
廣東省中醫院副主任中藥師、第二屆全國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
茯苓:健脾祛濕,補瀉兼修
余文新中藥師介紹,茯苓是一種真菌核,多寄生於松科植物的樹根上,其形狀像甘薯,市面上通常看到的是小四方體的茯苓肉,米白色,甚堅實,仔細看茯苓肉斷面微呈顆粒狀,嚼之黏牙力強。
▲茯苓 圖源:壹圖網
茯苓被譽為中藥「八珍」之一,一專多能:
「
茯苓側重於除臟腑之濕,尤其擅長祛中焦脾胃水濕。
」
他介紹道,茯苓入脾胃經,其藥性平胡,就像一股清泉註入脾胃,帶動水液的流動,透過「利小便」以減輕全身的水液負荷,利水又不傷正氣。
它還是健脾能手
,可改善因脾虛導致的泄瀉、脘腹脹滿、食欲減少等癥狀,促進脾胃運化。
夏季雨水多,天氣潮濕悶熱,加上現代人喜歡吹空調、吃冷飲和冰品,導致脾胃運化不暢,體內則聚生水濕,人體出現脾虛泄瀉、神疲乏力、濕疹、胃口差等癥狀。
「這時,茯苓能派上用場。若與白朮、黨參等配伍使用,祛濕效果更佳。」余文新中藥師表示,如果是濕熱並重的,還可以加上薏米、土茯苓一起煮。
茯苓用於利水滲濕時,劑量宜中,一般為15~30克;用作健脾補中時,劑量宜小,以6~12克為好;用於寧心安神時,劑量宜大,可用30~100克。
但要註意,因茯苓利尿功效顯著,
腎虛多尿者慎用
,服用過量可能加重尿頻尿急的癥狀;
有口幹舌燥表現的陰虛火旺者也不宜
,可能會加重體內陰液的流失。
此外,臨證推廣治療消渴、汗證、小便失常;現代報道治療用於精神分裂癥、斑禿脫發、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等。
推薦食療:四神湯
材料
:茯苓、山藥、芡實、蓮子各10克。
做法
:煲湯或破壁打漿。
功效 :健脾祛濕,尤宜神疲體倦、心煩、脾虛濕困等亞健康人群。
土茯苓:解毒祛濕,清泄好手
土茯苓以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音讀「拔掐」)的幹燥根莖入藥,別名禹余糧,它同時也是嶺南地區的家常湯料之一。
▲土茯苓 圖源:壹圖網
土茯苓呈長圓形或不規則的薄片,邊緣不整齊,切面呈黃棕色或灰褐色,折斷時有粉塵飛出,以沸水浸泡後手摸有黏滑感。
「
土茯苓側重於通利下焦水濕,偏重除關節之濕,特別適用於受濕邪而致的瘡瘍腫毒、關節的屈伸不利等。
」余文新中藥師指出。
現代藥理研究也表明,土茯苓具有利尿、鎮痛、抗動脈硬化、抑菌抗炎及增強機體免疫作用。臨床上,土茯苓在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關節病,以及濕疹與汗皰疹等皮膚病的方中多見。
土茯苓可清熱解毒,
適用於脾胃濕熱較重的情形
。
「濕熱在夏天最為常見,加之嗜食肥甘厚膩之品,容易出現濕熱癥狀,如口苦口幹、眼睛幹澀、小便黃等,此時適合套用土茯苓。」
嶺南地區人民善用土茯苓搭配龜板,煲湯或制成龜苓膏,以滋陰降火、利濕解毒。
需提醒,土茯苓大量使用有偏瀉的作用,脾胃虛寒、氣虛、肝腎陰虧無濕熱者以及過敏體質者不宜,使用時忌茶飲。
推薦食方:生熟地土茯苓湯
材料 :土茯苓2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赤小豆10克、芡實10克、白扁豆10克、排骨500克。
做法 :文火熬煮1小時後飲用。
功效 :清熱解毒,滋陰補腎,涼血清熱;養發;對熬夜導致的痘痘有較好的調養效果。
茯苓+土茯苓,清熱祛濕不傷身
從前文的介紹可以了解到, 茯苓側重於祛中焦和臟腑之濕,藥性平胡,可健脾,而土茯苓偏於祛下焦和關節之濕,偏於清泄 ,兩者須區別套用。
不過,余文新中藥師還有一個好點子,就是兩者合用,兩者取長補短,再加以其他藥物進行合理組配,就可以得到一款美味的祛濕湯方——
五指毛桃祛濕湯
材料 :排骨500克、五指毛桃30克、土茯苓15克、茯苓15克、赤小豆10克、蓮子10克、芡實10克。
做法 :所有材料洗凈,排骨焯水後,一同放入鍋中,熬煮1.5小時。
功效 :祛濕補氣,煲出來的湯有股淡淡的椰子清香,老少鹹宜,特別適合虛不受補的人。
(感謝廣東省中醫院通訊員吳遠團對本文的幫助)
編輯:李連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