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某名裁縫為一名禦史縫一件圓領服,先問詢了對方的年紀與資歷。在常人看來,此問題似乎多此一舉。其實,問題並不簡單。
裁衣的學問在於量體。平面的布料穿在人身上,一律直剪難以適應有方有圓、有凹有凸的人體。越考究的縫衣,曲線、弧線越多。或嚴謹或隨便的心態,也可以透過肩線的弧度、袖口寬松、褲管大小、腰身肥瘦等來表達。京城這個裁縫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尋找物件的個性差異,把握人的不同意氣形態,最後落實到顧客所需要的衣服上。
以個性度量人身,同樣適用於度量人心。 有了這把尺子,就可以減少或防止不識人心所產生的後果。三國時,魏國名將鐘會文才武略超凡,被稱為「非常之人」,其私下也表現出「不屈人下」之心態。司馬昭根據其個性,斷定其有才智可破蜀,又料有異誌而須防之。後來,果真如司馬昭之預料 。
測人之心的難度在於由表及裏,真正看清內心世界。由此,決定了把握個性這把尺子也是有一定難度的,要有一套制度和機制。為此,古人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見,如莊子的「九觀法」、孔子的「知人三法」、李悝的「識人五法」、孟子的「知人四程式」等。
曾國藩在吸收前人有益見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借助相面觀,提出了「七看識人法」,即「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 語言中」。
觀察言行舉止 :曾國藩強調透過觀察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來洞察其為人。他認為透過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真實性格和品德。
推重長辨: 曾國藩認為長期的觀察和交往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他人。他鼓勵透過長時間的接觸來推測和判斷一個人的本性。
認覓說留: 曾國藩主張要認真尋找那些與自己立場和價值觀相符合的人。他認為與那些誌同道合的人建立合作關系,可以更好地追求共同目標。
先用後明: 曾國藩主張在真正完全了解一個人之前不要輕易信任他們。他認為我們應該先觀察其行為,然後再做決定是否信任他們。
量材情受: 曾國藩認為我們應該根據每個人的能力、潛力和性格特點來安排工作和責任。尊重他人的個性和優勢可以更好地發揮他們的潛力。
知錯就改: 曾國藩鼓勵在觀察和交往中發現他人的錯誤時,及時糾正並給予改進的機會。他相信人們有悔過和改變的能力,而 非永遠都固守在錯誤的行為和觀念中。
這其中,雖或多或少含有一些唯心因素,但大體彰顯了曾國藩處世從政、識人用人之老道。他雖處於社會動蕩多變之際,但應變自如、事業順利,一定程度上可歸功於善於用個性這把尺子度量人心,而終無識人之大誤也。
就我們普通人而言,首要的是自身必須身正心純、頭腦清醒,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